[发明专利]一种双支承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4800.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杰;任正义;吴滨;李翀;佟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支承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属于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领域。飞轮储能装置中飞轮转子组件10工作时由上径向电磁轴承定子4和下径向电磁轴承定子13、上轴向电磁轴承定子6和下轴向电磁轴承定子8支承,限制转子除旋转外的五个自由度,定子和转子均不接触。飞轮储能装置储能时,当电机以电动机方式工作,使飞轮转子加速并储存能量;释放能量时,当电机以发电机方式工作,将飞轮转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图1中所有定子组件均直接或间接与上支承板5和下支承板12联接,然后再通过上支承板5和下支承板12与真空室缸体9联接,从而形成双支承飞轮储能装置总体结构。使得装卸螺母的时候更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承 磁悬浮 飞轮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双支承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包括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12)、真空室,其特征在于: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12)位于真空室的内部;上支撑板(5)和下支撑板(12)一端与真空室联接,另一端与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联接;所述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是由飞轮转子(10)、轴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电机定子组件(11)组成,且飞轮转子位于电磁轴承定子组件和电机定子组件11之间;所述飞轮转子(10)是由上辅助轴承转子(10‑1)、下辅助轴承转子(10‑8)、上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2)、下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7)、轴向电磁轴承转子(10‑3)、飞轮(10‑4)、飞轮转子轴(10‑5)、电机转子(10‑6)组成;飞轮(10‑4)位于飞轮转子(10)中间,上辅助轴承转子(10‑1)和下辅助轴承转子(10‑8)位于飞轮转子(10)的两端;上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2)和轴向电磁轴承转子(10‑3)位于上辅助轴承转子(10‑1)和飞轮(10‑4)之间;下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7)和电机转子(10‑6)位于下辅助轴承转子(10‑8)位于飞轮转子(10)和飞轮(10‑4)之间;所述电磁轴承定子组件是由上辅助轴承定子组件(2)、下辅助轴承定子组件(15)、上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4)、下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13)、轴向电磁轴承定子部件组成;上辅助轴承定子组件(2)与上辅助轴承转子(10‑1)配合,下辅助轴承定子组件(15)与下辅助轴承转子(10‑8)配合,上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4)与上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2)配合,下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13)与下径向电磁轴承转子(10‑7)配合,轴向电磁轴承定子部件与轴向电磁轴承转子(10‑3)配合;所述上支撑板(5)和下支撑板(12)为圆环形,并在圆环上钻孔;上支承板(5)靠近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一侧的上面与上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4)联接,下面与轴向电磁轴承定子支座(6)联接;下支撑板(12)靠近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一侧的上面与下径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13)联接,下面与电机转子(10‑6)联接;所述真空室是由真空室缸体(9)、上端盖(1)、下端盖(16)组成;上端盖(1)和下端盖(16)分别与真空室缸体(9)联接;所述电机定子组件(11)既可以是发电机定子部件也可以是电动机部件;所述电机转子(10‑6)既可以是发电机转子也可以是电动机转子;所述轴向电磁轴承定子组件包括轴向电磁轴承定子支撑件(6),上轴向电磁轴承定子(7)和下轴向电磁轴承定子(8),其中轴向电磁轴承定子支座(6)含有两个凸肩和一个底座,两个凸肩分别与上轴向电磁轴承定子(7)和下轴向电磁轴承定子(8)联接,底座和上支撑板(5)联接,联接方式为螺栓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48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