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形化导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48221.4 | 申请日: | 201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郭太良;陈恩果;叶芸;黄佳敏;缪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形化导光结构,包括入射光源、入光侧光耦合结构和导光结构主体,所述导光结构主体包括导光板,所述入光侧光耦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前端部的上倒角面和下倒角面,所述上倒角面和下倒角面的夹角为α,下倒角面与导光板下表面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下倒角面下端点与上倒角面上端点的连线,该连线与导光板上表面法线的夹角为θ3,所述导光板前端部为导光板短边所在,所述入射光源斜置在导光板下倒角面的正下方,入射光源与下倒角面之间的间隙旁侧贴有减少光线漏出的反射片。本结构能有效降低导光板厚度。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形化导光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薄形化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光源、入光侧光耦合结构和导光结构主体,所述导光结构主体包括导光板,所述入光侧光耦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前端部的上倒角面和下倒角面,所述上倒角面和下倒角面的夹角为α,下倒角面与导光板下表面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下倒角面下端点与上倒角面上端点的连线,该连线与导光板上表面法线的夹角为θ3,光线从下倒角面直接射到导光板上表面,光线与导光板上表面的法线夹角需大于或等于全反射角θ全,所述θ3角度由下式确定:θ3≥θ全=43°,0°≤β<43°:所述上倒角面与下倒角面的夹角α由下式确定:
,所以α角度设定为,43°≤α≤64.5°,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与角度的推导关系根据下式来确定:H=
其中,L为下倒角面入射光源光线入射面的宽度,H为导光板的厚度,根据该公式来调节各个角度来减少导光板的厚度,且提高光线在导光板当中的利用率,所述导光板前端部为导光板靠近光源侧所在,所述入射光源斜置在导光板下倒角面的正下方,入射光源与下倒角面之间的间隙旁侧贴有减少光线漏出的反射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82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收纳的车载定位装置支架
- 下一篇:燃机检修计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