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负载生物膜式净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36913.7 | 申请日: | 2017-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占强;常素云;任必穷;付绪金;赵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水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负载生物膜式净化装置,包括反应池,反应池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分隔板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将分隔板分隔成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第一反应腔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煤旰石陶粒层、生物污泥陶粒层和第一双层过滤层,煤旰石陶粒层和生物污泥陶粒层交错设置,第二反应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纳米改性陶瓷层、多孔海绵层和第二双层过滤层,下隔离板的两侧对称铰接连接活动板,活动板与下隔离板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第一双层过滤层和第二双层过滤层靠近下隔离板的一侧上对称设有L型限位凹槽,活动板的自由端位于L型限位凹槽中,本发明具有生物降解功能,污水处理效果好。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过滤层 下隔离板 反应腔 陶粒层 分隔板 净化装置 生物污泥 限位凹槽 反应池 贯通孔 活动板 生物膜 分隔 生物降解功能 污水处理效果 对称铰接 多孔海绵 交错设置 连接活动 纳米改性 压缩弹簧 隔离板 陶瓷层 自由端 对称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负载生物膜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所述贯通孔将所述分隔板分隔成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所述第一反应腔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煤旰石陶粒层、生物污泥陶粒层和第一双层过滤层,所述煤旰石陶粒层、生物污泥陶粒层和第一双层过滤层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长度,所述煤旰石陶粒层的一端固定设在与所述分隔板相对的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生物污泥陶粒层的一端固定设在所述上隔离板上,所述第一双层过滤层固定设在所述第一反应腔的下端,所述第一双层过滤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双层过滤层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隔离板之间形成第一出泥口,所述第一反应腔的上端设有混凝剂定量添加装置和磁粉添加口,所述第一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絮凝剂喷嘴,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煤旰石陶粒层的上端,所述絮凝剂喷嘴位于所述煤旰石陶粒层和生物污泥陶粒层之间,所述第二反应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纳米改性陶瓷层、多孔海绵层和第二双层过滤层,所述纳米改性陶瓷层和多孔海绵层设在所述上隔离板与反应池之间,所述第二双层过滤层固定设在所述第二反应腔的下端,所述第二双层过滤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双层过滤层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隔离板之间形成第二出泥口,所述第二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纳米改性陶瓷层的上端,所述下隔离板的两侧对称铰接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下隔离板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双层过滤层和第二双层过滤层靠近所述下隔离板的一侧上对称设有L型限位凹槽,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L型限位凹槽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水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华水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3691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屠宰场污水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