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9523.7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农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德志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1/00;A01C21/00;A01G13/00;A01N37/26;A01N37/22;A01N47/14;A01N51/00;A01P13/00;A01P1/00;A01P3/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2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主要包括选地、育苗、整地、定植、引苗、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步骤。本发明选择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地及土地环境,为马铃薯的高产提供基本保障;合理的种薯块既保证种薯块的正常生长,又能避免因种薯块过大而造成的营养损耗;所施肥料基本为农家肥或草木灰,保证马铃薯的绿色、自然、无公害;前期的土地曝晒、乙草胺和杜尔的喷洒配合后期的病虫害防治,能减少农药用药,尽量做到无公害。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沙质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种植地的前茬不能是马铃薯,使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以达到5‑6的pH值;种植地经过深耕,深耕深度为25‑30cm,并曝晒2~3天;(2)育苗:选用高产、早熟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薯,将种薯切块获得种薯块,每块30‑40g,切块后将所述种薯块浸泡在生根液中,待所述种薯块发芽长至3‑4cm时可种植;(3)整地:在深耕并曝晒后的土地上做畦,畦宽1.2‑1.5m,畦高15‑20cm,在每畦上整理出两条种植沟,所述种植沟深15‑20cm,一畦上的两条所述种植沟相距0.6‑0.8m;做好所述种植沟后在所述种植沟上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氮磷钾复合肥80‑100kg、草木灰150‑180kg,然后向种植沟回填3‑5cm细土;(4)定植:将芽长3‑4cm的所述种薯块放入种植沟中,所述种薯块的芽朝上,放入所述种薯块后回填泥土,填平所述种植沟,然后向畦上喷洒90%乙草胺1800‑2000倍液加72%杜尔1200‑1500倍液以预防杂草生长,再在畦上盖上地膜;(5)引苗:待有所述种薯块的芽顶土后在地膜上搓直径为1‑1.5cm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之间亮亮相距20‑30cm,待70‑80%的所述种薯块的芽顶土3‑5d后揭地膜;(6)追肥浇水:待幼苗长至10‑15cm时追肥一次,亩施粪水10‑15担,其中所述粪水中加有5‑10kg钾肥和5‑10kg氮肥;在生长期要及时补水以保持土壤湿度,生育过程和收获前5‑7d不浇水;(7)病虫害防治:在发病高峰期采用70%丙森锌800倍液和35%吡虫啉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5‑7d喷洒一次,发现病叶、病株要及时去除;(8)收获:当马铃薯叶子变黄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避免曝晒、雨淋,收获后应尽快进行马铃薯的后续加工或者将马铃薯置于干燥、阴凉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德志,未经农德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95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佛甲草栽培方法及茶园虫害生物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玉淮山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