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通信设备CPU前端动态防护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10743.5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准;吴先勤;张颖;余昌胜;桑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55 | 分类号: | G06F21/55;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蔡瑞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设备CPU前端动态防护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和网络安全领域。实时对上送到CPU的报文周期性循环采样,将采样值存储于一级流表,基于数据包的特征对一级流表的采样值进行识别、筛选,形成二级流表;基于二级流表,对报文个数进行统计,获得每条流在时间周期内的平均速率;将平均速率与该类型流相对应的预设速率阈值比较,当平均速率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时,识别为攻击源;对攻击源采用防护策略,通过向与CPU相连接的交换芯片端口下发配置命令,实现在CPU的前端对攻击报文进行防护处理。通过在数据通信设备CPU前端进行攻击报文处理减轻CPU载荷,从而达到对CPU有效防护的机制,实现从源头上对攻击报文拦截。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通信 设备 cpu 前端 动态 防护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数据通信设备CPU前端动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数据通信设备系统中创建实时监测上送CPU报文的任务,实时对上送到CPU的报文周期性循环采样,将采样值存储于一级流表,基于数据包的特征对一级流表的采样值进行识别、筛选,形成二级流表;步骤S2、基于二级流表,对报文个数进行统计,获得每条流在时间周期内的平均速率V;步骤S3、将平均速率与该类型流相对应的预设速率阈值进行比较,当平均速率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时,识别为攻击源,实现攻击源识别;步骤S4、对攻击源采用防护策略,通过向与CPU相连接的交换芯片端口下发配置命令,实现在CPU的前端对攻击报文进行防护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107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