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蜜桃大苗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919.9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军;陈妙金;孙奇男;陈克明;陈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9/1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洪松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水蜜桃大苗移栽方法,选择桃园附近、运输方便、有水源和浇灌条件的平地作为水蜜桃苗木圃地,采用规格为40cm×40cm或40cm×50cm、通透性好的圆柱型育苗容器,配置适于水蜜桃生长的营养土,并统一种植在育苗圃地,通过对苗木进行施肥、除草、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以及整形修剪、树形培养等技术措施,在圃地内育苗2年后,进行大苗带土移栽方式种植或更新桃园,能够有效解决水蜜桃栽培区域尤其是南方水蜜桃重荐桃园更新改造过程中前期投入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以缩短幼苗栽培时间,促进提早投产以及减轻连作障碍病对桃树的危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蜜桃 移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蜜桃大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圃地准备:选取建园附近、运输方便、有水源和浇灌条件的空地制作苗床,采用1.8m×1.5m的株行作垄;(2)容器选择:采用规格为40cm×40cm或40cm×50cm,且通透性好的圆柱形容器;(3)营养土配置:采用未经种植过水蜜桃的优质土50‑60份、腐熟的农家肥20‑30份或有机无机复混肥2份、木屑10份,混合均匀配置成营养土,并将配置好的营养土装入上述容器中,容量为2/3;(4)容器填埋:将上述装有营养土的容器按1.8m×1.5m的株行距排列,并将容器的1/3埋入圃地土壤中;(5)苗期管理:①定植:于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将已嫁接好的水蜜桃苗直接种植在步骤(4)的容器内,并及时浇水;②定杆高度:半成苗当主干生长到60cm时摘心定杆,成品苗种植时直接在60cm处剪去上部主干定杆;③除萌抹芽:发新梢后,要及时除去半成苗砧木上萌发的野生芽,抹去成苗底部30cm以下的萌芽,以保证养分集中供应到余留芽上;④树形培养:桃树树形以“Y”形培养为主,半成苗长至60cm摘心以后,选择一对方向角度为180°的强壮枝作为主枝培养;成苗同样选择剪口处抽生的一对方向角度为180°的强壮枝作为主枝培养,并将主干上其余枝条留10‑15cm左右扭枝,作为辅养枝;⑤一年生苗培育及冬季修剪:水蜜桃幼树主要以培养树形为目标,一年生桃树冬季修剪重点保证2个主枝通过重剪来培养,剪口下需保留1个健壮的叶芽作为明年抽生的主枝延长枝,2个主枝的开张角度达45°以上,必要时可用拉枝方式开张角度,将其余的枝条在基部剪去;⑥二年生苗培育及冬季修剪:二年生桃树在抽芽时要及时抹去剪口下的竞争芽和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在整个生长期,对内膛过多枝及粗壮直立枝采取疏枝、摘心、扭枝、拉枝等技术措施培养树形,同时在主枝延长枝的新梢中,在距主杆60‑80cm处,选外斜侧强壮的新梢各1个,以作为副主枝培养;二年生桃树冬季修剪时,继续保证2个主枝剪口下保留1个健壮的叶芽作为来年抽成的主枝延长枝,副主枝同样保证剪口下保留1个健壮的叶芽作为来年抽生的副主枝延长枝,但开张角度要比主枝大,同时在主枝、副主枝上适当培育一些结果枝、保留部分细弱枝;⑦苗木施肥:幼树以营养生长为主,将尿素或复合肥配成1:200‑1:300浓度的水溶液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薄肥勤施;⑧病虫害防治:于3‑8月份用2.5%溴氰菊酯或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在有虫害时进行防治,以消除芽虫、梨小食心虫等虫害;⑨大苗移栽种植:大苗移栽最佳时间是在11月至翌年2月进行,先在新发桃园或更新桃园内按4m×4.5m或4m×5m株行距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的规格为口径80‑100cm、深度80cm以上,用生石灰撒施消毒,再将腐熟农家肥40‑50kg或有机无机复混果树专用肥4‑5kg与土壤混合收入,地表面覆土20‑30cm,种植时将容器去掉,大苗直接种植在表面土上,踏实并浇水灌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未经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09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