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235.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丽琴;操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0;A61K49/12;A61K49/22;A61K41/00;A61P35/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包括:荧光共轭聚合物;表面配体;靶分子;近红外荧光染料;还可以包括含钆磁共振造影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原料,超声混合获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到超纯水中,继续超声。本发明的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融合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双模态或三模态分子成像技术,可有效识别转移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且在转移淋巴结的滞留时间长,可满足长时间观察检测的需求。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其能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活性氧,可以用于肿瘤光动力学治疗。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聚合物 纳米探针 淋巴结 混合液 近红外荧光成像 近红外荧光染料 荧光共轭聚合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磁共振造影剂 光动力学治疗 磁共振成像 近红外荧光 正常淋巴结 表面配体 超声混合 分子成像 光声成像 光照条件 时间观察 有机溶剂 有效识别 靶分子 活性氧 双模态 超声 三模 水中 制备 滞留 肿瘤 融合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荧光共轭聚合物;表面配体;靶分子;近红外荧光染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92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