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成形线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741.9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将华;李家丁;范治松;刘恩洋;陈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5/02 | 分类号: | H01F5/02;H01F5/04;H01F41/04;H01F41/12;B30B1/42;B21D26/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成形线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一圆筒状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中部的铜芯、水平设置在铜芯下表面的下引出导线、套设在铜芯上的盘形状线圈,所述线圈骨架的底面中部设有用于放置铜芯的沉孔,所述沉孔的侧壁开设有一用于放置下引出导线的下通槽,所述线圈骨架的侧壁开设有一上通槽;所述铜芯的底面中部螺接有一用于固定下引出导线的螺栓;所述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与下引出导线相平行的上引出导线,所述上引出导线穿过上通槽向外延伸;所述线圈的上表面和线圈骨架的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树脂,所述绝缘树脂的中部嵌设有一层人造纤维。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明显提高整个电磁成形线圈的绝缘性能、机械强度以及工作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成形 线圈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磁成形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筒状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中部的铜芯、水平设置在铜芯下表面的下引出导线、套设在铜芯上的盘形状线圈,所述线圈骨架的底面中部设有用于放置铜芯的沉孔,所述沉孔的侧壁开设有一用于放置下引出导线的下通槽,所述线圈骨架的侧壁开设有一上通槽;所述铜芯的底面中部螺接有一用于固定下引出导线的螺栓;所述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与下引出导线相平行的上引出导线,所述上引出导线穿过上通槽向外延伸;所述线圈的上表面和线圈骨架的下表面分别铺设有绝缘树脂,所述绝缘树脂的中部嵌设有一层人造纤维;电磁成形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线圈成型:先在铜线的外表面缠绕若干层聚酰亚胺胶带,接着将铜线弯卷成圆盘形状,最后将铜线的起始端弯折出一折弯部,铜线的输出端向下翻折90°,翻折段形成上引出导线;(2)接头处预处理:用砂纸分别打磨凸缘的上表面、卡槽的侧面、折弯部以及下引出导线伸入沉孔端,以去除氧化层;(3)装配成型:将下引出导线沿下通槽伸入,铜芯放入沉孔内,再通过螺栓将下引出导线与铜芯固定;将步骤(1)所制得的线圈从上往下套住铜芯,折弯部卡入卡槽内,上引出导线穿过上通槽向外延伸;(4)配制聚酰亚胺树脂:将聚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分别加热到熔融状态再按照1:2的比例混合均匀;(5)引出导线固定:在上通槽和下通槽的空隙部分分别浇灌上步骤(4)配制好的聚酰亚胺树脂;(6)线圈固化:将装配成型的线圈结构放入模具中,加热至265~270℃,保温20min,使得聚酰亚胺胶带处于半固态,接着先在线圈的上表面和线圈骨架的下表面分别铺设一层聚酰亚胺树脂,再在聚酰亚胺树脂的表面铺设一层人造纤维,最后在人造纤维的表面再铺设一层聚酰亚胺树脂,并将两表面压平;(7)封装:在线圈骨架的外圆周面缠绕绝缘胶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47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钐铁氮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接冷却的超导线圈及冷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