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共轭微孔有机聚合物及其合成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2386.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陈章新;苏畅;朱晓刚;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H01M4/6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式。将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单体溶于氯仿中,加入氧化剂无水三氯化铁在氮气保护下于温度20~60℃充分反应10~100h,反应结束后加入甲醇使产物沉淀,过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式(I)所示的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构建了一种具有一定孔隙度和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共轭高分子材料,改善作为正极材料的电子传输性能,用本发明做锂电池正极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优越的循环稳定性、显著的充放电电压平台、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共轭 微孔 有机 聚合物 及其 合成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聚[1,3,5‑三(4‑二苯胺基苯基)三嗪],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23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