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238.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金晶;金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42 | 分类号: | B67D7/42;F16L2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的使用方法,属于鹤管技术领域。所述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包括液压贮油箱、叶片泵、负压输油管路、正压输油管路、气动卷扬机、垂管、潜油泵、支撑架组件、转臂组件、气相管、出油管、进油管、套管、出油口、伸缩管和密封盖,支撑架组件包括立柱、支架、座架、竖臂、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一气动马达;转臂组件包括第一弯管、内臂、第二弯管、第二旋转接头、第二气动马达、外臂、旋转架、旋转杆和液压缸。本发明能在卸油时的密封效果保证了对易挥发有毒的液体在进行卸车时的安全性,避免给操作人员带来可能被酸灼伤的现象发生;并采用正压卸油,鹤管不存在气阻、气蚀现象,提高卸油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卸车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好所述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所述带潜油泵的卸车鹤管包括液压贮油箱(1)、叶片泵(2)、负压输油管路(3)、正压输油管路(4)、气动卷扬机(21)、垂管(22)和潜油泵(2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组件、转臂组件、气相管(24)、出油管(25)、进油管(26)、套管(23)、液位计(28)、出油口(17)、伸缩管(30)和密封盖(31),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立柱(7)、分别固定于所述立柱(7)上下两端的旋转支架(9)和座架(5)、竖臂(19)、第一旋转接头(18)和第一气动马达(6),所述旋转支架(9)和座架(5)沿同一竖直线的方向固定,且所述座架(5)上设有第一旋转接头(18)和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8)的第一气动马达(6),所述旋转支架(9)下端和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8)之间还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竖臂(19)的筒臂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所述竖臂(19)向下穿过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8)后连接有出油口(17);所述转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臂(19)上方的第一弯管(8)、与所述第一弯管(8)一端连接并水平设置的内臂(10)、固定于所述内臂(10)一端向上弯曲的第二弯管(20)、固定在所述第二弯管(20)上端竖直设置的第二旋转接头(12)、驱动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2)的第二气动马达(11)、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2)上方转动连接的外臂(16)、固定在所述外臂(16)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2)连接处的旋转架(13)、铰接在所述外臂(16)中部的旋转杆(14)和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缸筒与所述旋转杆(14)铰接,其伸缩缸与所述旋转架(13)铰接;所述外臂(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垂管(22)上并相互连通,所述垂管(22)上端连接固定有所述气动卷扬机(21),且所述垂管(22)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气动卷扬机(21)连接和套在所述垂管(22)内的伸缩管(30)固定连接的起重链,所述伸缩管(30)与所述垂管(22)连通,所述垂管(22)下端水平固定有倒圆台形密封盖(31),所述垂管(22)内套有向下穿过所述密封盖(31)的所述伸缩管(30),所述伸缩管(30)底部连接有潜油泵(27),所述密封盖(31)上连通有气相管(24);所述垂管(22)的筒臂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两个相同的套管(23),所述套管(23)包括套筒和套杆(34),所述套筒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31),所述套杆(34)套接在所述套筒内并深入到所述密封盖(31)的下端,两个所述套管(23)中的一个套筒沿竖直方向设有一圆形凸柱(32),所述圆形凸柱(32)与其中套杆(34)之间设有一个导线槽(33);所述出油管(25)穿过一个所述套管(23)的套杆(34)后并在所述套筒和套杆(34)上端间隙处与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套筒的所述负压输油管路(3)连通;所述进油管(26)穿过另一个所述套管(23)的套杆(34)后并在所述套筒和套杆(34)上端间隙处与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套筒的所述正压输油管路(4)连通;所述潜油泵(27)上还设有与所述潜油泵(27)底端高度相等的液位计(28),所述液位计(28)的导线用橡胶套包裹,并经由所述导线槽(33)固定在其中之一的套杆(34)上,并在所述套筒和套杆(34)上端间隙处与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套筒的导线连通;使用时,首先分别启动第一气动马达(6)和第二气动马达(11),来分别对应的驱动第一旋转接头(18)和第二旋转接头(12),使得伸缩管(30)对准槽罐车罐口,立即停止第一气动马达(6)和第二气动马达(11),然后收缩液压缸(15),外臂(16)会以所述外臂(16)与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2)连接处为旋转轴向下转动,直至密封帽盖在所述槽罐车罐口处,并利用自身的重力将密封盖卡在所述槽罐车罐口上,达到密封的作用,然后启动气动卷扬机(21),将伸缩管(30)下降至槽罐车的底部,然后启动叶片泵(2)和潜油泵(27),叶片泵(2)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正压输油管路(4)、进油管(26)、潜油泵(27)、出油管(25)、负压输油管路(3),然后回到叶片泵(2),从而带动潜油泵(27)将槽罐车内的液体由伸缩管(30)、垂管(22)、外臂(16)、内臂(10)、竖臂(19)到达出油口,从而实现卸油;卸车完毕后,关闭叶片泵(2)和潜油泵(27),并伸长液压缸(15)、使气动卷扬机(21)反向旋转,分别对应带动垂管(22)和伸缩管(30)上升,待伸缩管(30)的顶端脱离槽罐车罐口后,即完成装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492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