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7885.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力强;赵慧;郭成;谢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 |
代理公司: | 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异构网络切换方法中存在的可靠性差和无线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设定双重切换阈值;源无线网络软基站收集无线终端状态信息,并在满足预切换条件下将信息上报SDN控制器;SDN控制器监控无线网络软基站状态,联合无线终端状态信息确定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及预分配无线资源;源无线网络软基站更新无线终端状态信息,并设定切换时间阈值,在该阈值时间范围内,判断无线终端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将结果上报SDN控制器;SDN控制器根据上报结果决定是否下发预分配资源;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按需求调整网络参数;SDN控制器下发流表,实现异构网络切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dn sdr 网络 切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SDN和SDR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设定双重判决阈值,分别为源无线网络软基站的预切换信号强度阈值C1和决定切换信号强度阈值C2,且C1>C2;/n(2)源无线网络软基站对无线终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无线终端当前状态信息:反馈信号强度R1、位置、移动速度、方向、业务请求和用户选择偏好;/n(3)源无线网络软基站判断无线终端当前状态信息中的反馈信号强度R1是否小于预切换信号强度阈值C1,若是,记录该时刻为预切换时刻T1,并将无线终端当前状态信息上传至SDN控制器,同时根据无线终端当前状态信息中的位置、移动速度和方向,预测出无线终端到达源无线网络软基站以决定切换信号强度阈值C2确定的覆盖范围边界的最大时间,并将该最大时间设为切换时间阈值T;否则,执行步骤(2);/n(4)SDN控制器对无线网络软基站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得到无线网络软基站当前状态信息:覆盖范围、类型和持有无线资源;/n(5)SDN控制器利用源无线网络软基站上传的无线终端状态信息和无线网络软基站状态信息,对多个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进行预测,得到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并根据无线终端状态信息中的业务请求,对异构网络无线资源进行调度,得到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的预分配无线资源和预分配无线资源参数,再将预分配无线资源参数与无线终端状态信息一同下发至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n(6)源无线网络软基站对无线终端状态进行更新,得到无线终端更新状态信息,包括当前时刻T2、反馈信号强度R2、位置、移动速度、方向、业务请求和用户选择偏好,并判断当前时间间隔T2-T1是否大于切换时间阈值T,若是,将无线终端更新状态信息上传至SDN控制器并更新切换时间阈值T及预切换时刻T1,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8);/n(7)SDN控制器对无线网络软基站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无线网络软基站更新状态信息,并执行步骤(5);/n(8)源无线网络软基站判断得到的无线终端更新状态信息中的反馈信号强度R2是否小于决定切换信号强度阈值C2,若是,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6);/n(9)源无线网络软基站判断得到的无线终端更新状态信息中的业务请求较无线终端当前状态信息中的业务请求是否发生变化,若是,生成切换信令1并上传至SDN控制器,执行步骤(10);否则,生成切换信令2并上传至SDN控制器,执行步骤(11);/n(10)SDN控制器回收预分配无线资源,生成自适应切换信令,并下发至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根据收到的自适应切换信令,利用持有无线资源,对网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无线终端业务请求;/n(11)SDN控制器将预分配无线资源下发至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根据步骤(5)得到的预分配无线资源参数,对当前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时适应无线终端业务请求;/n(12)SDN控制器下发流表,为无线终端开启与最优目标无线网络软基站的链路连接,同时断开与源无线网络软基站的链路连接,实现异构网络的切换。/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78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规模文档主题语义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确定多媒体内容的摘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