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负载大黄素用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054.9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邹川;卢钊宇;吴禹池;刘旭生;林启展;卢富华;吴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10;A61K47/36;A61K47/22;A61K3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负载大黄素用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采用L.A、mPEG和异辛酸亚锡合成第一中间产物;二、第一中间产物、丁二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合成第二中间产物;三、第二中间产物、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壳聚糖合成第三中间产物;四、第三中间产物和高碘酸钠合成第四中间产物;五、第四中间产物和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合成新型巯基纳米粒子。本发明的新型巯基纳米粒子负载大黄素用于肠道给药,可赋予纳米粒子更强的黏附性能,达到延长药物在黏膜上的滞留时间,有利于药物分子的缓释。克服了药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的缺点,载药后包封率≥83.6%,载药量≥3.89%,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负载 黄素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负载大黄素用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5g~20g左旋丙交酯、2g~10g聚乙二醇单甲醚和0.2g~1g异辛酸亚锡溶解于20mL二氯甲烷中,在130℃的条件反应18h后置于冰乙醚中沉淀3次,再在4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3天,得到第一中间产物mPEG‑PLA‑OH;步骤二:将10g步骤一中制备的第一中间产物mPEG‑PLA‑OH、2g丁二酸酐和1.2g 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100mL氯仿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mL三乙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3天,然后置于乙醚中沉淀3次,经过滤得到滤渣,再将所述滤渣在4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3天,最后得到第二中间产物mPEG‑PLA‑COOH;步骤三:将2.5g步骤二中制备的第二中间产物mPEG‑PLA‑COOH溶于4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7g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7g 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4h,旋蒸后溶于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再加入到添加有壳聚糖的60mL二甲基亚砜中反应24h,透析3天,冷冻干燥,得到第三中间产物mPEG‑PLA‑CS;所述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1g~1g,脱乙酰度为85%;步骤四:将0.5g步骤三中制备的第三中间产物mPEG‑PLA‑CS溶于140mL水中,再加入0.3g高碘酸钠溶液,室温孵化2h后,加入300μL的乙二醇,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h,透析3天,冷冻干燥,得到第四中间产物mPEG‑PLA‑CS‑CHO,并在4℃下保存;所述高碘酸钠溶液的浓度是2.14g/L;步骤五:将0.2g~1g 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和0.2g步骤四中制备的第四中间产物mPEG‑PLA‑CS‑CHO溶于在40mL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并在室温条件下孵化2h,然后加入0.2g~2g的氰基硼氢化钠,再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4h~72h,透析3天,冷冻干燥,得到用于负载大黄素的巯基化mPEG‑PLA‑CS‑MBI纳米粒子,并在4℃下保存;步骤三中所述二甲基亚砜溶液和步骤五中所述二甲基亚砜溶液均由二甲基亚砜和水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305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