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网箱水产动物的快捷收捕方法和快捷收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4237.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陶启友;王绍敏;刘海阳;郭根喜;黄小华;胡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网箱水产动物的快捷收捕方法和快捷收捕系统,该系统设有收捕通道和收捕浮体;该方法通过将水产动物从深水网箱驱赶至收捕浮体的方法实现对水产动物的收捕,过程中水产动物不会有过度挤压,也不会有长时间的堆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水产动物的品质,且转运效率相对较高;并且,转移过程基本是由水产动物自身完成的,使得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低、所需操作者的人数少;而且,收捕浮体在舱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带到所述深水网箱所在的水域,其运输方便、节省能源,而完成对水产动物的收捕后的收捕浮体能够直接从海洋上运送至目的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网箱 水产 动物 快捷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深水网箱水产动物的快捷收捕方法,适用于由浮管框架(11)和绑系在所述浮管框架(11)上的网衣(12)组成的深水网箱(1),且所述网衣(12)所围成的养殖空间中养殖有水产动物(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捷收捕方法基于快捷收捕系统实施;所述快捷收捕系统设有收捕通道(2)和收捕浮体(3);所述网衣(12)的侧面上开设有网衣出口(12a),所述收捕通道(2)的入口缝合在所述网衣(12)的外侧并通过所述网衣出口(12a)与所述网衣(12)的养殖空间连通;所述收捕浮体(3)的顶面具有凹腔(3a)、侧壁设有浮体通道(3b),所述浮体通道(3b)的内侧通道口连通所述凹腔(3a)、外侧通道口位于所述收捕浮体(3)的侧壁外侧面(3c)上,且所述收捕浮体(3)的侧壁外侧面(3c)上安装有舱门(31),所述舱门(31)能够在其关闭时封闭所述浮体通道(3b)的外侧通道口、在其打开时露出所述浮体通道(3b)的外侧通道口,并且,所述收捕浮体(3)自身的浮力能够使得:在所述收捕浮体(3)的凹腔(3a)为空舱时,所述浮体通道(3b)的外侧通道口至少部分位于海平面(SL)以下,在所述舱门(31)打开时,所述收捕浮体(3)的顶面位于海平面(SL)之上;所述的快捷收捕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未对养殖在所述深水网箱(1)中的水产动物(6)进行收捕时,将所述收捕通道(2)的出口(2a)固定在海平面(SL)之上;步骤二、在需要对养殖在所述深水网箱(1)中的水产动物(6)进行收捕时,将所述舱门(31)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收捕浮体(3)带到所述深水网箱(1)所在的水域,再打开所述收捕浮体(3)的舱门(31),使得海水通过所述浮体通道(3b)流入所述收捕浮体(3)的凹腔(3a)中,所述收捕浮体(3)在此过程中逐渐下沉;步骤三、待所述收捕浮体(3)不再下沉后,将所述收捕通道(2)的出口(2a)连接到所述收捕浮体(3)的浮体通道(3b)上;步骤四、在所述收捕通道(2)的出口(2a)与所述收捕浮体(3)的浮体通道(3b)完成连接后,驱赶养殖在所述深水网箱(1)中的水产动物(6),使得所述水产动物(6)通过所述收捕通道(2)和浮体通道(3b)进入所述收捕浮体(3)的凹腔(3a)中;步骤五,将所述水产动物(6)驱赶到所述收捕浮体(3)的凹腔(3a)中后,将所述收捕通道(2)的出口(2a)脱开与所述浮体通道(3b)的外侧通道口的连接后重新固定到海平面(SL)之上,并关闭所述收捕浮体(3)的舱门(31),即完成了对所述水产动物(6)的收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142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纹伊蚊幼虫标准化饲养方法
- 下一篇:实弹射击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