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化芦苇湿地的淡水恢复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0983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潜江市知识产权协会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1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退化芦苇湿地的淡水恢复技术,实验用芦苇根芽和用土在沿海湿地采集,土壤的含盐量为0.7%左右,PH约为8.5左右;以温室土坑为容器,铺入双层塑布防漏,设0cm,10cm,15cm,20cm,35cm五个补水坑;设三个补水期:生长初期、旺盛期、末期;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4月中旬,将土过筛,去除石块、植物根系,土壤混合后,入桶,土厚为30cm,选大小相似芦苇根芽植入,深度10cm,初次补水至土壤饱和;将桶放入备用池,按补水期和深度施入淡水;于6、8、10月记录植物的高度、密度、分蘖数,测试叶绿素含量,取土样进行分析后,将芦苇自桶中整株取出,先于105℃下杀青,后于80℃下烘至恒重,称量干重;有益效果:有益于芦苇生长,更好地恢复退化的芦苇湿地。 | ||
| 搜索关键词: | 芦苇 芦苇湿地 补水 退化 叶绿素 恢复 分蘖 生长初期 土壤饱和 植物根系 土坑 布防 备用池 含盐量 取土样 实验用 土壤 水坑 称量 放入 干重 过筛 恒重 去除 杀青 植入 取出 湿地 采集 温室 测试 生长 重复 记录 沿海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退化芦苇湿地的淡水恢复技术,其特征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恢复退化芦苇湿地的淡水的技术,所述技术包括将土壤过筛,去除土壤中的石块、植物根系,土壤混合均匀后,装入桶中,土层厚度为30cm,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选取根芽大小相似的芦苇根芽植入,植入深度为10cm,初次补水至土壤饱和;在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将桶放入备用的池子,按照布设好的补水时期和补水深度分别施入淡水;观测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验供试芦苇根芽和实验用土在山东沿海湿地采集,于温室内进行;土壤的含盐量为0.7%左右,PH约为8.5左右;在温室里挖就的土坑作为容器,铺入双层塑料布防漏,布设0cm,10cm,15cm,20cm,35cm五个补水坑;根据芦苇生长期布设三个补水期:生长初期(5‑6月),生长旺盛期(7‑8月),生长末期(9‑10月);每个处理布设3个重复;4月中旬,将土壤过筛,去除土壤中的石块、植物根系,土壤混合均匀后,装入桶中,土层厚度为30cm,选取根芽大小相似的芦苇根芽植入,植入深度为10cm,初次补水至土壤饱和;将桶放入备用的池子,按照布设好的补水时期和补水深度分别施入淡水;观测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验周期为一个生长季,于每个时期的初期施入水分,生长初期补水后半个月记录不同补水深度下芦苇根芽的成活率,然后于6、8、10月分别记录植物的高度、密度、分蘖数,测试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取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实验结束后,将芦苇自桶中整株取出,先于105℃下杀青,后于80℃下烘干至恒重,称量干重;补水期芦苇种群高度的分析结果显示:补水期对芦苇种群高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不同的补水期芦苇密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中期补水的芦苇密度最大,其次是后期补水,初期补水的芦苇密度最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潜江市知识产权协会,未经潜江市知识产权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098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风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锁阳种子萌发率和成活率的人工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