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5693.2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勇;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5D11/30;C22F1/06;A61L27/30;A61L27/56;A61L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郑优丽;熊子君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表面具有微纳复合结构,包括原位生成于镁合金表面的具有微米级孔洞的氧化镁层、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氧化镁层的孔洞内和表面的具有纳米片结构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本发明的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兼具优异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与骨组织修复有关的镁合金医疗器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改性 镁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表面具有微纳复合结构,包括原位生成于镁合金表面的具有微米级孔洞的氧化镁层;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氧化镁层的孔洞内和表面的具有纳米片结构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所述纳米片的径向尺寸为600~1100nm,厚度为150~300nm,所述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纯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不含氢氧化镁相,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构建微米级的氧化镁层,所述微弧氧化的电解液为0.1~0.5M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02~0.08M的硅酸钠或甘油磷酸钠、以及0.1~0.2M的氟化钾或氟化铵,所述微弧氧化的电流为0.8~1.5A,正负频比为2~3,占空比为5~15%,频率为600~800Hz,反应截止电压为330~400V;以及(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含有铝源的碱性溶液中在100~150℃水热处理10~24小时,从而在微米级的氧化镁层表面构建纳米级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856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高断裂韧性铝合金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双臂自平衡方法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