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839.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余贵珍;王云鹏;王章宇;冀浩杰;秦洪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13/86;G01S1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载毫米波雷达主发射器按一定的周期发射毫米波,毫米波的波长受波长控制器的控制;步骤2毫米波雷达接收器接收来自前方障碍物反射的毫米波,且通过毫米波波长分析仪进行毫米波波长分析;步骤3设定波长变动范围的阈值b,若发射的波长y与接收到的波长y'的波长变动范围b'小于阈值b,则认为此时的雷达系统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或存在人为的恶意攻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毫米波 雷达 抗干扰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发射波长控制器控制车载毫米波雷达主发射器按设定的频率发射毫米波,毫米波的波长受波长控制器的控制,发射的毫米波的波长满足正弦关系曲线,即:y=3sint+5 t>0步骤2:判断是否存接收到反射信号,若存在反射信号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5;步骤3:毫米波雷达接收器(2)接收来自前方障碍物反射的毫米波,且通过毫米波波长分析仪(3)进行毫米波波长分析,因发射的毫米波波长满足正弦关系曲线,故接收到的毫米波波长也应满足正弦关系曲线,即应有:y'=3sint+(5±1)t>0上式中,y'为接收到的波长,接收到的反射波波长存在1mm的变动范围,在此范围内可认为检测到的反射波为正常反射,否则,认为此时的雷达系统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或存在认为的恶意攻击;步骤4:对接收到的反射的毫米波信号应用能量分析仪(4)做进一步的能量分析,分析计算出接收到的反射波的能量信号为E0,因不同位置处传输的同一频率波经空气介质传输后能量是不一样的,故接收到的反射波能量信号E0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即:E0⋐(E1,E2)]]>上式中(E1,E2)为能量的范围,通过实验标定得到;步骤5:上述步骤能够有效的抑制周围毫米波雷达信号的干扰或认为的恶意攻击信号,当存在有对毫米波雷达发射信号进行吸收的攻击存在时,也即毫米波雷达信号接收器会检测不到毫米波雷达信号,若毫米波雷达信号接收器检测不到毫米波雷达反射信号,要么是前方不存在障碍物,要么存在毫米波雷达信号被吸收的攻击,此时,应用摄像头辅助检测装置(5)进行短距离的前方障碍物检测,若检测到前方存在障碍物,则摄像头辅助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距离即为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如短距离内检测不到障碍物,则认为前方较长距离内不存在障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983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