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元数据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8030.8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明;周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40/00 | 分类号: | G16B40/00;G16B1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多元数据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的预测方法。本方法以药物是否靶向蛋白互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利用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氨基酸序列等十一类特征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的集成分类器算法,该预测方法可应用于对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与蛋白质的互作靶点是否发生在蛋白结合界面(PPI interface)上进行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元 数据 预测 药物 靶向 蛋白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元数据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提取蛋白互作数据库、蛋白互作面数据库、药物‑蛋白互作位点数据库、蛋白‑配体复合物数据库和蛋白‑蛋白复合物数据库,进而整理成正负样本,基于SVM和贪婪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终构建集成分类器来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一个药物和两个蛋白;步骤2.判断步骤1所提供的药物和两个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具体内容为,通过整理蛋白互作数据库包含的所有非冗余蛋白互作,提取蛋白互作数据库,从而对两个蛋白之间是否存在蛋白互作进行预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确定为两个蛋白不存在相互作用;步骤3.判断药物靶点是否位于蛋白互作面;具体内容为,通过提取PDB数据库中蛋白互作面数据,整理出蛋白互作面数据库;通过提取蛋白互作、蛋白结构数据库中药物‑蛋白互作位点数据,整理出药物‑蛋白互作位点数据库,从而对蛋白药物靶点是否位于蛋白互作面上进行预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判断药物和蛋白互作复合物是否相关;具体内容为,以蛋白结构数据库为基础,整理出非冗余蛋白‑配体复合物数据库,从而对药物和蛋白互作的复合物是否相关进行预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5;步骤5.判断药物‑蛋白复合物和蛋白‑蛋白复合物是否相关;具体内容为,以蛋白互作、蛋白结构、配体靶向数据库为基础,整理出蛋白‑蛋白复合物数据库,从而对药物‑蛋白复合物和蛋白‑蛋白复合物是否相关进行预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退出;步骤6.形成正负样本;具体内容为,根据步骤3‑5中整理出的结果数据,确定正负样本,其中没有药物靶向的蛋白互作与药物对为负样本,有药物靶向的蛋白互作与靶向蛋白互作的药物对为正样本;步骤7.基于SVM和贪婪算法的特征选择;具体内容为,对步骤6中样本,提取蛋白结构、功能和序列十一类特征即:氨基酸频率、组合氨基酸频率、氨基酸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信息、氨基酸残基温度、互作蛋白比率、互作蛋白和药物比率、互作蛋白和药物靶蛋白比率、可靶向的互作蛋白、基于ppi的蛋白互作的可药性、以及基于pathway的蛋白互作的可药性,基于SVM和十折交叉验证方法,结合贪婪算法对每一类特征进行特征选择;步骤8.集成分类器构建;具体内容为,基于步骤7中每一类特征的特征选择结果和子模型,应用多数表决结合策略,构建集成分类器;步骤9.预测药物靶向蛋白互作;具体内容为,根据步骤8构建的集成分类器进行相应预测,预测药物是否靶向蛋白互作;如果“是”,则确定为药物靶向蛋白互作,否则确定为药物未靶向蛋白互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80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
- 下一篇:水龙带检测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