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隆起区微小侵蚀沟槽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700.4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淑琴;熊金良;祝文亮;肖敦清;岳云福;柴公权;周淑慧;孔德博;赵宇超;周凤春;李忠梅;陈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隆起区微小侵蚀沟槽的识别方法,属于地质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在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已钻取的井中分别选取一口标准井,获取标准井的测井资料。根据测井资料,针对大侵蚀沟槽的内外部分别建立层速度模型。将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获得初始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层速度模型对初始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分析,得到最终合成地震记录。根据最终合成地震记录,识别大侵蚀沟槽内、外部的顶界面速度和底界不整合面速度,以等时追踪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外部的顶界面和底界不整合面的地震反射界面同相轴,将相同时间的同相轴连接,形成地震数据体。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等时切片,识别微小侵蚀沟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隆起 微小 侵蚀 沟槽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隆起区微小侵蚀沟槽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已钻取的井中分别选取一口标准井,获取所述标准井的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步骤b、根据所述测井资料,针对所述隆起区大侵蚀沟槽的内部和外部分别建立层速度模型;步骤c、将所述测井资料和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获得初始合成地震记录,利用所述层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标定分析,得到最终合成地震记录;步骤d、根据所述最终合成地震记录,分别识别出所述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的顶界面速度和底界不整合面速度,以等时追踪所述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的顶界面和底界不整合面的地震反射界面同相轴,将相同时间的同相轴连接,形成所述隆起区由顶界面和底界不整合面控制的地震数据体;所述地震数据体为所述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由顶界面和底界不整合面控制的顶、底面之间的数据体;步骤e、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所述地震数据体进行等时切片,从而识别微小侵蚀沟槽的边界;所述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所述地震数据体进行等时切片,从而识别微小侵蚀沟槽的边界,包括以下步骤:将等时追踪的所述隆起区大侵蚀沟槽内部和外部的顶界面和底界不整合面相连接的地震反射界面同相轴作为约束背景;对所述地震数据体的地震属性体在微小时窗内进行等时切片分析,根据所述地震属性体在各个切片上的变化,识别得到微小侵蚀沟槽的边界变化,进而识别得到所述微小侵蚀沟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770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