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记忆事件序列挖掘模型的用药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612.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熊贇;林涛;朱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数据挖掘、医疗信息和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全记忆事件序列挖掘模型的用药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将原始用药数据转换成类别型的用药事件发生序列,把所有类别型用药事件序列的每个用药事件节点转换为欧式空间的多维向量表示;然后根据要预测的用药事件的前一个节点来对所有历史记录的事件加权求和,形成预测事件的记忆的特征表示,作为预测下一个事件向量的分类器的标准输入,把要预测的事件的多维向量表示作为输出,训练一个预测模型,再把欧式空间的多维向量映射回原来的类别型空间,使用所有用药事件序列训练;最后,对于新的用药事件序列,输入训练好的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事件。本方法能够利用尽可能多的数据来用于决策,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记忆 事件 序列 挖掘 模型 用药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全记忆事件序列挖掘模型的用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首先,对患者历史用药数据进行预处理,即采集用药事件序列的原始数据,将原始用药数据转换成用药事件发生序列;然后,对用药事件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将序列中的每个事件都用一个或多个类别型的变量进行表示;(2)对于已经处理好的类别型变量表示的事件序列,设置一个特定的记忆长度阈值,选择高于该阈值的序列用于构造训练数据集;(3)采用基于全记忆事件序列方法构建训练预测模型;(4)对于新的用药事件序列,输入预测模型实现对未来时间节点的用药事件进行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76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