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分解秸秆纤维素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49189.7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得蓂;黄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现代三川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6;A23K10/18;C12R1/645;C12R1/01;C12R1/72;C12R1/23 |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分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分解秸秆纤维素的方法。本发明中,通过根据微生物对于秸秆发酵作用以及微生物代谢物对于牲畜作用的不同,并将本发明菌种选用为原料菌种,具有进一步所制得的制剂中微生物搭配合理,秸秆发酵分解效果好等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分解秸秆纤维素,同时,还能够使得分解物的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通过选用本发明菌种为原料微生物,并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具有所制得的微生物制剂秸秆发酵分解效果好等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解 秸秆 纤维素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分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n步骤1)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一级液体菌种;/n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三种菌种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0~35℃条件下培养20~24h;步骤1)中,嗜酸乳杆菌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嗜酸乳杆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5~40℃条件下培养20~24h;/n步骤2)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一级液体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二级液体菌种;/n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一级液体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三种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0~35℃条件下培养20~24h;步骤2)中,嗜酸乳杆菌一级液体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嗜酸乳杆菌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5~40℃条件下培养20~24h;/n步骤3)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二级液体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 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三级液体菌种;/n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三种二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温度为30~35℃、通气量为1:0.8的条件下,培养18~20h;/n嗜酸乳杆菌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嗜酸乳杆菌二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5~40℃的厌氧条件下,培养20~22h;/n步骤4)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三级液体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后,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发酵液;/n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三级液体菌种的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三种三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温度为30~35℃、通气量为1:0.5的条件下,培养28~30h;/n嗜酸乳杆菌菌种的培养步骤为:将嗜酸乳杆菌三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并在35~40℃条件下,厌氧培养30~32h;/n步骤5)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发酵液分别离心,并干燥后,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菌粉;/n步骤6)将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菌粉混合后,即为用于分解秸秆纤维素的微生物制剂;/n其中,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以及嗜酸乳杆菌菌粉的重量比为(1~2):(1~2):(1~2):(2~3);/n其中,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黄纤维单胞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种,和此三种菌种的一级液体菌种、二级液体菌种和三级液体菌种培养所用培养基为共用培养基;其中,所述共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玉米粉4.0~5.0g/L,稻草粉3.0~4.0g/L,硝酸铵0.5~1.0g/L,硫酸镁0.1~0.2g/L,磷酸二氢钾0.2~0.3g/L,磷酸氢二钾0.1~0.2g/L,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现代三川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沈阳市现代三川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91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非接触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