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挖掘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最优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640.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官;孔翔;李二洋;王林涛;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挖掘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最优轨迹规划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网络、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包括3D扫描仪、功率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信息装置、控制器、处理器、存储装置和无线收发器。由于本发明采用了3D扫描仪确定待挖掘物料表面的轮廓,并通过处理器得到轮廓的坐标矩阵,从而对料堆进行了精确地建模,实现了对挖掘复杂料堆表面载荷的精确预测。由于本发明通过信息装置及处理器对挖掘机挖掘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挖掘载荷最小,挖掘能耗最低的目的。本发明改进了载荷预测算法的准确性,实现了对挖掘载荷的精确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挖掘机 自动控制系统 最优 轨迹 规划 方法 | ||
【主权项】:
1.智能挖掘机的最优轨迹规划方法,所述的智能挖掘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网络(10)、处理器(11)和存储装置(12),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网络(10)、处理器(11)和存储装置(12)通过数据线双向串联;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安装在挖掘机上,所述的处理器(11)和存储装置(12)设置在挖掘机外的控制室内;所述的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包括3D扫描仪(1)、功率传感器(2)、接近传感器(3)、位移传感器(4)、角度传感器(5)、扭矩传感器(6)、信息装置(7)、控制器(8)和无线收发器(9),所述的3D扫描仪(1)、功率传感器(2)、接近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4)分别与信息装置(7)连接,所述的信息装置(7)分别与控制器(8)和无线收发器(9)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器(9)与网络(10)连接;所述的3D扫描仪(1)用于确定待挖掘物料表面的轮廓,形成待挖掘的物料表面轮廓数据;功率传感器(2)用于测量各工作电机在挖掘过程中的所消耗的功和功率;接近传感器(3)用于获得铲斗及挖掘机机架的相对位置;位移传感器(4)和角度传感器(5)分别用于测量斗杆的伸缩位移及其转角,从而确定出铲斗的空间坐标;扭矩传感器(6)用于测量各工作电机挖掘过程中输出的扭矩;所述的处理器(11)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对挖掘轨迹及载荷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挖掘程序通过网络(10)发送到信息装置(7)中,将新建的载荷预测模型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12)中;其特征在于: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启动智能挖掘机上的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B、数据采集与执行模块接收处理器(11)发送来的挖掘计划,挖掘计划包括挖掘料堆位置和需要挖掘的物料体积;C、3D扫描仪(1)开始扫描料堆,读取采掘坐标、采掘地形、采掘表面的数字图像;D、根据由智能挖掘机所接受的挖掘计划重新定位挖掘机;并通过处理器(11)将采集的3D轮廓数据点进行细分,在铲斗挖掘宽度范围内等分成多个数组,将多个数组形成多个料堆经度的轮廓线,自动处理计算得到多个挖掘轨迹,并使其满足铲斗满斗率约束、斗杆最大伸长量约束、出料高度约束、最大挖掘高度约束和无啃底约束,确定出该工况下的最优挖掘轨迹;处理器(11)将最优挖掘轨迹编译成挖掘程序,并发送给信息装置(7);所述的最优挖掘轨迹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1、由3D扫描仪(1)得到料堆所有对应节点的坐标p的矩阵如下:
pmn=pmn(x,y)式中,i为扫描矩阵的最大行数,j为扫描矩阵的最大列数,m,n分别为矩阵的行和列范围内的任意数值,x,y为该点所对应的二维坐标;D2、处理器(11)通过改变预计控制参数得到预计挖掘轨迹s对应的坐标矩阵;[s1 s2 … sj]sn=sn(x,y)D3、根据以上两个矩阵得到不同料堆扫描经度剖面位置处铲斗挖掘的阴影面积:
D4、根据不同料堆扫描经度剖面位置处铲斗挖掘的阴影面积得到其总的挖掘体积:
其中:V为总挖掘体积,B为铲斗宽度;切向挖掘阻力Fτ和法向挖掘阻力Fn通过经验公式进行初步的预测:
其中:σm为挖掘比阻力,φ为内摩擦角,δ为外摩擦角,c为粘度,ρ为料堆破坏面与料堆表面夹角,λ为料堆堆积密度,C为挖掘深度,ζ为比例系数;D5、根据步骤D1‑D4的计算,对挖掘轨迹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方法如下:findx=[x1,x2,x3]T=[vτ,vn,L3]T
s.t.Vmin≤V≤Vmaxlg≤c1 (lg=lg0+vc·tc)θp1≥θ1 [θp1(t,v,a2)]p1max≤hcdlp≥0 [dlp(L3,t,v)]其中:lg为斗杆最大伸长量约束,θp1为出料高度约束,p1max为最大挖掘高度约束,dlp为无啃底约束;设计变量为挖掘机的控制参数,分别为切向速度vτ和法向速度vn,通过改变这两个速度来改变挖掘轨迹;优化目标为单位有效挖掘质量所需能耗
其中m为铲斗内物料的质量;对上式进行优化计算,确定最优挖掘轨迹;E、信息装置(7)获取接近传感器(3)、位移传感器(4)和角度传感器(5)的信息,并与所接收到的挖掘程序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当前铲斗是否在适当的位置,若不在适当位置,则转到步骤F;若在适当位置,则转到步骤G;F、控制器(8)使铲斗调整到合适的位置;G、控制器(8)执行挖掘机的例行挖掘程序;H、在挖掘机的实际挖掘过程中,功率传感器(2)、接近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4)将实际挖掘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处理器(11);I、重新改进挖掘的载荷预测与优化方法;比较执行最优挖掘程序的结果和实际挖掘的结果;如果最优挖掘程序的结果与实际挖掘的结果相差较大,则修正所存储的载荷预测方法,并通过优化的方法重新对料堆的物理参数进行标定;所述的载荷预测方法的修正方法如下:在经过实际挖掘过程后,安装在挖掘机上的功率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4)、角度传感器(5)和扭矩传感器(6)得到实测挖掘载荷Fprac,此时处理器(11)对比实测挖掘载荷Fprac与预测挖掘载荷F,若误差大于临界值,则对挖掘载荷预测方法进行修正,具体方法如下:find x=[x1,x2,x3,x4,x5,x6]=[φ,δ,c,ρ,ζ,λ]MinΔF=|Fprac‑F|
上式为根据实际挖掘载荷对预测挖掘载荷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参数分别为内摩擦角φ、外摩擦角δ、粘度c、料堆破坏面与料堆表面夹角ρ和料堆堆积密度λ,ζ为比例系数;优化目标为实际挖掘载荷与预测挖掘载荷之差的绝对值,使其最小,则得到的物料参数与实际越贴近;约束
为料堆物理参数的下界,
为料堆物理参数的上界;之后再将优化所得到的结果发送到存储装置(12)当中,作为下次挖掘时载荷预测的参数;J、处理器(11)根据扭矩传感器(6)得到的平衡位置时的扭矩计算出已挖掘的物料质量,根据物料容重得到已挖掘物料体积,从而判断是否完成挖掘计划;若没有完成,转步骤C;若已完成,则结束此次挖掘并等待接收新的挖掘计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16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