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流雨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8429.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万玉山;邹涛;温馨;沈梦;陈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径流雨水净化系统包括蓄水渠、净化湿地、湿地植物;蓄水渠位于河岸上,与河道平行,净化湿地为梯田式结构,位于蓄水渠和河道之间,与蓄水渠平行,蓄水渠底部有出水口将雨水排入净化湿地;净化湿地包括砂石层、改良基质层、穿孔导气管、防渗层、种植层;砂石层由砂石组成,内部设置若干穿孔导气管,均匀分布,改良基质层由改良基质、细砂和粗砂混合组成,底部为防渗层;种植层由下至上为改良基质与细砂混合层和淤泥层,种植有湿地植物;净化系统去除径流雨水中磷元素效果明显,达到了对污染物的拦截和净化的目的,保护水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流 雨水 净化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径流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渠(1)、净化湿地(2)、砂石层(3)、改良基质层(4)、穿孔导气管(5)、防渗层(6)和湿地植物(7);所述的蓄水渠(1)位于河岸上,与河道(9)平行设置;所述净化湿地(2)为梯田式结构,位于所述蓄水渠(1)和河道(9)之间,与蓄水渠(1)平行;所述蓄水渠(1)与净化湿地(2)相连,所述的蓄水渠(1)墙体底部设有若干雨水出水口,将雨水排入净化湿地(2);所述的蓄水渠(1)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长方形进水口,进水口用于接纳地面的径流雨水,通过蓄水渠(1)底部出水口将雨水排入净化湿地(2),所述蓄水渠(1)建造材料由秸秆和混凝土复合而成;为减少泥土淤积和确保水流通畅,所述的蓄水渠(1)底部设置有向河道(9)倾斜的斜坡;所述净化湿地(2)为梯田式结构,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与所述蓄水渠(1)相连,接纳蓄水渠(1)中的雨水,第一阶梯包括砂石层(3)和穿孔导气管(5);砂石层由砂石组成,深度为0.8~1.2m,在砂石层(3)中均匀放置若干穿孔导气管(5),提高湿地内部含氧量以增加基质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所述净化湿地(2)第二阶梯包括改良基质层(4);改良基质层由改良基质、细砂和粗砂混合组成,深度为0.5~1.5m,上部覆盖土壤,种植绿化植物;所述净化湿地(2)的第一、二阶梯底层为防渗层(6),所述防渗层(6)采用素土夯实进行防渗;所述净化湿地(2)第三阶梯包括湿地植物(7)和种植层(8);种植层(8)下层为改良基质与细砂混合层,深度为0.2~0.3m,上层为淤泥层,深度为0.2m,淤泥层种植有湿地植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842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