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再发酵技术制备陈香型乌龙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504.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华;李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华;李艺伟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再发酵技术制备陈香型乌龙茶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陈香茶味道不够浓郁、品质不高的缺陷,包括以下加工步骤(1)选取乌龙茶为原料,备接种菌株及酶制剂;(2)微生物固态发酵将菌株和酶制剂组合物与乌龙茶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在洁净开放的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物料高度不高于40cm,发酵温度在60~80℃;当物料温度高于80℃时作适当翻料通风处理;发酵时间48~96h;其中,所述乌龙茶与菌株和酶制剂组合物的用量比,按重量份数计,为1001.1~1.5;所述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米曲霉菌混合而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再发 技术 制备 香型 乌龙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微生物再发酵技术制备陈香型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1)选取乌龙茶为原料,备接种菌株及酶制剂;(2)微生物固态发酵:将菌株和酶制剂组合物与乌龙茶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在洁净开放的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发酵物料高度不高于40cm,发酵温度在60~80℃;当物料温度高于80℃时作适当翻料通风处理;发酵时间48~96h;其中,所述乌龙茶与菌株和酶制剂组合物的用量比,按重量份数计,为100:1.1~1.5;所述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米曲霉菌混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华;李艺伟,未经李泽华;李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55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