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性化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8987.X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堀口雅弘;间宫纯一;青木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51/86 | 分类号: | C07C251/86;C07D277/82;C07D417/12;C08F20/36;C08F20/38;C08G65/18;C09K1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张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同时提供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含有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在制作膜状的聚合物时,可制成相位差和反向波长色散性的经时变化少、在照射紫外光时不易发生从基材的剥离的膜状的聚合物。进一步,本发明提供通过使该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体。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 光学各向异性体 膜状 反向波长色散 聚合性化合物 经时变化 紫外光 相位差 基材 聚合 照射 剥离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化合物,由下述通式(I)表示,[化1]
式中,P3表示选自下述的式(P‑1)至式(P‑3)、式(P‑6)、式(P‑10)、式(P‑12)和式(P‑17)的基团,[化2]
Sp3表示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COO‑、‑OCO‑、‑OCO‑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亚烷基,Sp3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X3表示‑O‑、‑S‑、‑OCH2‑、‑CH2O‑、‑COO‑、‑OCO‑、‑CO‑S‑、‑S‑CO‑、‑O‑CO‑O‑、‑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或单键,k3表示1至10的整数,A1和A2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或萘‑2,6‑二基,这些基团为无取代或者可以被一个以上的取代基L取代,L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者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COO‑或‑OC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Z1和Z2各自独立地表示‑OCH2‑、‑CH2O‑、‑CH2CH2‑、‑COO‑、‑OCO‑、‑CF2O‑、‑OCF2‑、‑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或单键,Z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2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和m2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6的整数,m1+m2表示0至6的整数,M表示选自下述的式(M‑1)至式(M‑6)的基团,[化3]
式中,水平方向的2根连接键分别与R1‑(A1‑Z1)m1‑或‑(Z2‑A2)m2‑R2连接,上方的连接键是指与剩余的基团连接,这些基团为无取代或可以被一个以上的取代基LM取代,任意的‑CH=各自独立地可被‑N=取代;其中,LM表示氟原子、氯原子、硝基、氰基、二甲基氨基、或者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COO‑或‑OC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或者LM可以表示PLM‑(SpLM‑XLM)kLM‑所表示的基团,此处PLM表示聚合性基团,作为聚合性基团,表示与P3相同的含义,SpLM表示间隔基或单键,SpLM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间隔基,表示与Sp3相同的含义,XLM表示与X3相同的含义,XLM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PLM‑(SpLM‑XLM)kLM‑中不含‑O‑O‑键,kLM表示0至10的整数,化合物内LM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硝基、氰基、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W1表示选自下述的式(W‑7‑7‑1)至式(W‑14‑7‑1)的基团,[化4]
式中,LW1表示氟原子、氯原子、硝基、氰基、或者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S‑、‑CO‑、‑COO‑或‑OC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化合物内LW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表示0至4的整数,t表示0至3的整数,u表示0至2的整数,其中,W1基中不含‑O‑O‑键,R1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或者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COO‑、‑OCO‑、‑O‑CO‑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或者R1表示P1‑(Sp1‑X1)k1‑所表示的基团,式中,P1表示聚合性基团,作为聚合性基团,表示与P3相同的含义,Sp1表示间隔基,Sp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间隔基,表示与Sp3相同的含义,X1表示与X3相同的含义,X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P1‑(Sp1‑X1)k1‑中不含‑O‑O‑键,k1表示0至10的整数,R2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或者一个‑CH2‑或不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各自独立地可被‑O‑、‑COO‑、‑OCO‑、‑O‑CO‑O‑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或者R2表示P2‑(Sp2‑X2)k2‑所表示的基团,式中,P2表示聚合性基团,作为聚合性基团,表示与P3相同的含义,Sp2表示间隔基,Sp2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间隔基,表示与Sp3相同的含义,X2表示与X3相同的含义,X2存在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P2‑(Sp2‑X2)k2‑中不含‑O‑O‑键,k2表示0至10的整数,其中,R1表示P1‑(Sp1‑X1)k1‑所表示的基团且R2表示P2‑(Sp2‑X2)k2‑所表示的基团时,与M直接连接的Z1和Z2表示‑OCH2‑、‑CH2O‑、‑CF2O‑、‑OCF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5898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酸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抑制由己二腈形成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