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水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369.4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大山峰志;加藤昌明;小谷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水机构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25B1/13;C25B9/00;C25B11/03;C25B13/02;C25B15/08;B01F1/00;B01F3/04;B01F5/00;B01F5/06;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孙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水制造装置,能够大幅地减少将臭氧水用于手脚的杀菌等时臭氧气体的不适的臭味,同时,节减为了防止电解槽中的水流的滞留而运转的泵的电力消耗。通过电解槽(1)和将从电解槽(1)流出的臭氧水中的臭氧气体的气泡微细化的搅拌机形成一组臭氧水制造装置。使电解槽(1)内的电极单元(6)中的电极组件(9、9、9)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统一倾斜为规定的角度。搅拌机由搅拌机壳体底部和搅拌机壳体主体构成。在搅拌机壳体主体内,通过涡流产生板使水流成为剧烈的涡流。通过该涡流将臭氧气体的气泡剪断并微细化。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制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臭氧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电解槽和搅拌机构成,所述电解槽由有底圆筒形的立式电解槽壳体和电极单元构成,并且使所述电极单元中的电极组件分别在上下方向上统一倾斜为规定的角度;所述电解槽壳体在下部侧面设置有原水流入口,同时,在上部侧面设置有臭氧水流出口,进一步,在上部开口具备上盖,同时,在该上盖之上覆盖有盖,所述上盖在中央部并设有后述板状阳极供电棒和板状阴极供电棒的各自的上端部的贯通插入筒,所述盖在中央部设置有后述板状阳极供电棒和板状阴极供电棒的上端部的贯通插入孔;所述电极单元由板状阳极供电棒和板状阴极供电棒、电极组件、电极支承片构成,其中,所述板状阳极供电棒和所述板状阴极供电棒平行地立设于所述电解槽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通过在夹着阳离子交换膜的状态下重合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而构成,其中,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配设于所述板状阳极供电棒和所述板状阴极供电棒之间,分别形成板状,并且在同一位置穿设有所需直径的贯通孔,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在同一位置穿设有贯通孔,所述电极支承片使所述板状阳极供电棒以及所述板状阴极供电棒、与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分别通电,同时支承所述电极组件;所述搅拌机由有底圆筒形的搅拌机壳体底部、纵长的圆筒形搅拌机壳体主体、多个涡流产生板和所需直径以及长度的圆筒形混合套管构成;所述搅拌机壳体底部在下部侧面中的偏离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臭氧水流入口,同时,经由管将该臭氧水流入口连接于所述电解槽中的臭氧水流出口,并且在顶部具备圆筒形的连接盖,所述搅拌机壳体主体将下部连结于所述搅拌机壳体底部的连接盖,并且在圆锥状的顶部设置有臭氧水流出口,所述多个涡流产生板由上下层叠地收纳在所述搅拌机壳体主体内的具有所需厚度的圆板构成,并且在从中心靠近外周的部分的多个部位贯通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相对于板厚方向倾斜且沿着圆周方向进一步将流出侧变窄,所述混合套管在所述涡流产生板之间为夹着隔板而配设,所述隔板由具有所需厚度的圆板构成,并且在多个部位贯通设置有沿着板厚方向的所需直径的通水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水机构,未经株式会社水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5236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