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元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46785.3 | 申请日: | 2016-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4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真治;岩下芳典;长谷部浩史;谷口士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F2/44;C09K19/42;C09K19/54;G02F1/13;G02F1/1343;G02F1/1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张默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粘度、向列相上限温度、低温时的向列相稳定性、γ1等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各特性及显示元件的烧屏特性变差的液晶显示元件。本发明通过使用含有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与通式(J)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及光取向膜,提供维持该液晶组合物的高速响应性且低温稳定性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元件 | ||
【主权项】:
                一种水平取向型的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向配置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液晶层,含有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组合物;电极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每个像素具有共用电极、以矩阵状配置的多个栅极总线及数据总线、设置于所述栅极总线与数据总线的交叉部的薄膜晶体管、以及由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且在与所述共用电极之间形成相对于基板大致平行的电场的像素电极;及光取向层,在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及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于至少一个基板,所述液晶组合物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相‑各向同性液体的转变温度为60℃以上,且含有选自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以及选自下述的通式(J)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通式(i)中,Ri1及Ri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2~8的烯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8的烯氧基,该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烯氧基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被取代为氟原子,该烷基、烯基、烷氧基或烯氧基中的亚甲基可以在氧原子不连续连接的情况下被取代为氧原子,且可以在羰基不连续连接的情况下被取代为羰基,Ai1表示选自由(a)、(b)和(c)所组成的组中的基团,(a)1,4‑亚环己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2‑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2‑可被取代为‑O‑,(b)1,4‑亚苯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可被取代为‑N=,(c)(c)萘‑2,6‑二基、1,2,3,4‑四氢萘‑2,6‑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存在于萘‑2,6‑二基或1,2,3,4‑四氢萘‑2,6‑二基中的1个‑CH=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可被取代为‑N=,上述的基团(a)、基团(b)及基团(c)可分别独立地经氰基、氟原子、氯原子、甲基、三氟甲基或三氟甲氧基取代,ni1表示1、2、3或4,在ni1为2、3或4从而存在多个Ai1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在ni1为2、3或4从而存在多个Zi1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式中,RJ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该烷基中的1个或非邻接的2个以上的‑CH2‑可分别独立地被取代为‑CH=CH‑、‑C≡C‑、‑O‑、‑CO‑、‑COO‑或‑OCO‑,nJ1表示0、1、2、3或4,AJ1、AJ2及AJ3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由(a)、(b)和(c)所组成的组中的基团,(a)1,4‑亚环己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2‑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2‑可被取代为‑O‑,(b)1,4‑亚苯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可被取代为‑N=,(c)(c)萘‑2,6‑二基、1,2,3,4‑四氢萘‑2,6‑二基或十氢萘‑2,6‑二基,存在于萘‑2,6‑二基或1,2,3,4‑四氢萘‑2,6‑二基中的1个‑CH=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可被取代为‑N=,上述的基团(a)、基团(b)及基团(c)可分别独立地经氰基、氟原子、氯原子、甲基、三氟甲基或三氟甲氧基取代,ZJ1及ZJ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CH2CH2‑、‑(CH2)4‑、‑OCH2‑、‑CH2O‑、‑OCF2‑、‑CF2O‑、‑COO‑、‑OCO‑或‑C≡C‑,在nJ1为2、3或4从而存在多个AJ2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在nJ1为2、3或4从而存在多个ZJ1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XJ1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三氟甲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或2,2,2‑三氟乙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467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