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0848.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伟;罗来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奥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B1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包括感应线圈、绝缘固定立柱、磁轭、炉盖、坩埚、上冷却座、冷却水孔、上冷却水管、上冷却出水口、总出水管、下冷却出水口、出水管、下冷却水管、炉底座、下冷却座、下进水口、下冷却进水口、连接块、总进水管、进水连接管、支撑座、壳体、短路环一和短路环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将磁轭上下两端加长,从而使磁轭上下端远离有效感应线圈,增加了导磁面积,减少了磁轭及炉底发热;另外这里的上冷却水管和下冷却水管均为薄壁小圆铜管,同时并加大匝间间隙,这样减少了水冷圈的导磁面积,从而减少了水冷圈的发热程度,提高了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感应 熔炼炉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包括感应线圈(1)和绝缘固定立柱(2);所述感应线圈(1)外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绝缘固定立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轭(3)、炉盖(4)、坩埚(5)、上冷却座(6)、冷却水孔(7)、上冷却水管(8)、上冷却出水口(9)、总出水管(10)、下冷却出水口(11)、出水管(12)、下冷却水管(13)、炉底座(14)、下冷却座(15)、下进水口(16)、下冷却进水口(17)、连接块(18)、总进水管(19)、进水连接管(20)、支撑座(21)、壳体(22)、短路环一(23)和短路环二(24);所述磁轭(3)位于绝缘固定立柱(2)之间,所述磁轭(3)内部均固定连接在感应线圈(1)外部,所述磁轭(3)外部通过数个连接块(18)固定连接在壳体(22)内部;所述感应线圈(1)顶部设有短路环二(24),所述感应线圈(1)底部设有短路环一(23);所述壳体(22)顶部固定连接有炉盖(4),所述壳体(22)底部固定连接有炉底座(14);所述上冷却座(6)固定连接在磁轭(3)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座(6)中设有冷却水孔(7);所述冷却水孔(7)右下侧出水口与上冷却水管(8)右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上冷却水管(8)位于上冷却座(6)下侧,所述上冷却水管(8)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3)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水管(8)右下侧设有上冷却出水口(9);所述下冷却水管(13)位于上冷却水管(8)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13)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3)外部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13)右上侧设有下冷却出水口(11),所述下冷却水管(13)左下侧设有下冷却进水口(17);所述总出水管(10)设在壳体(22)右侧中央,所述总出水管(10)入口分别与上冷却出水口(9)和下冷却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总进水管(19)设在壳体(22)左侧中央,所述总进水管(19)右侧出水口与进水连接管(20)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20)上侧出水口与冷却水孔(7)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20)下侧出水口分别与下冷却进水口(17)和下冷却座(15)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坩埚(5)设在感应线圈(1)内部,所述坩埚(5)底部位于支撑座(21)顶部;所述支撑座(21)固定连接在下冷却座(15)顶部;所述下冷却座(15)固定连接在炉底座(14)顶部,所述下冷却座(15)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2)与总出水管(10)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奥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奥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4008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