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雾霾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3258.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睿智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B01D53/86;A61L9/00;A61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商晓莉 |
地址: | 2767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雾霾净化装置,其包括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和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所述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和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在水平方向按前后顺序设置,所述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雾霾空气吸入开口(3)、粗吸附层(4)、电荷除霾层(5)、泡沫除霾腔(6);所述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涂覆除霾层(7)、吸附除霾层(8)、净化除霾层(9)和新鲜空气排放出口(10)。本实用新型的空气雾霾净化装置可对污染空气持续净化,处理方式巧妙、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可解决现有空气净化装置中存在的净化效率低、维护成本高且有二次污染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空气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和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所述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和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在水平方向按前后顺序设置,所述空气雾霾初级净化单元(1)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雾霾空气吸入开口(3)、粗吸附层(4)、电荷除霾层(5)、泡沫除霾腔(6);所述空气雾霾终级净化单元(2)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涂覆除霾层(7)、吸附除霾层(8)、净化除霾层(9)和新鲜空气排放出口(10);其中,粗吸附层(4)为三维交错网状结构,网状孔隙的孔径为80‑120μm,该粗吸附层(4)是将聚己内酯在成型设备上进行吹膜成型加工得到中间体,加工温度范围180‑220℃,加工前的含水率为0.005‑0.012%,然后将该中间体加热至熔融状态,再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挤出头为微米到纳米级多孔板,挤出头与接收板之间有高压电场,将熔融状态的中间体在高压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的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并从圆锥形的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而制成;电荷除霾层(5)为三层结构,每一层均包括正极软性金属格栅与负电极,正极软性金属格栅接地,负电极带负电压,三层结构的每一层均与电荷发生器连接,其在每一层上产生电荷;泡沫除霾腔(6)中设置有造泡装置和雾气产生装置,该造泡装置为微孔发生装置,所述雾气产生装置设置在泡沫除霾腔(6)的上方,采用超声波雾气发生器;涂覆除霾层(7)是将第一层涂料涂覆于支撑网架上并烘干,再在其表面涂覆第二层涂料并烘干,形成该涂覆除霾层(7),第一层涂料为胶粘剂、抗静电剂和活性剂的混合物,所述活性剂为基聚葡萄糖苷和聚山梨酯的混合物;第二层为负离子粉、抗氧化剂、水溶性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吸附除霾层(8)的上下设有插槽,每个插槽内插有有机纤维长丝布层和活性碳纤维毡过滤吸附层;净化除霾层(9)包括三元催化净化装置和纳米银离子抗菌层,该三元催化净化装置为板状的,纳米银离子抗菌层涂覆在三元催化净化装置的表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睿智,未经王睿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232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