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压配电网用Y型网格接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40747.0 | 申请日: | 2016-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9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琳;黄宗君;朱岸明;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红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系统用接线结构,具体是一种中压配电网用Y型网格接线结构;包括四座高压变电站,每座高压变电站共有六组中压线路组,每一组中压线路组采用4回线路;所述四座高压变电站位置布局为“Y”字型形状。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接线结构简洁、提高了变电站主变负荷裕度和供电可靠性、提高了运行调度灵活性。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网格 接线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中压配电网用Y型网格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座高压变电站,该四座高压变电站分别是第一高压变电站(1)、第二高压变电站(2)、第三高压变电站(3)、第四高压变电站(4);所述第二高压变电站(2)、第三高压变电站(3)、第四高压变电站(4)位于第一高压变电站(1)的周围,所述第一高压变电站(1)与第二高压变电站(2)、第三高压变电站(3)、第四高压变电站(4)之间的连线形成“Y”字型形状;所述第一高压变电站(1)外接有六组中压线路组,该六组中压线路组分别是第一中压线路组Ⅰ(101)、第一中压线路组Ⅱ(102)、第一中压线路组Ⅲ(103)、第一中压线路组Ⅳ(104)、第一中压线路组Ⅴ(105)、第一中压线路组Ⅵ(106),所述六组中压线路组均采用4回线路;所述第一中压线路组Ⅰ(101)、第一中压线路组Ⅱ(102)、第一中压线路组Ⅲ(103)、第一中压线路组Ⅳ(104)、第一中压线路组Ⅴ(105)、第一中压线路组Ⅵ(106)与第一高压变电站(1)之间的线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断路器Ⅰ(107)、第一断路器Ⅱ(108)、第一断路器Ⅲ(109)、第一断路器Ⅳ(110)、第一断路器Ⅴ(111)、第一断路器Ⅵ(112);使用时,所述第一中压线路组Ⅰ(101)、第一中压线路组Ⅱ(102)、第一中压线路组Ⅲ(103)、第一中压线路组Ⅳ(104)、第一中压线路组Ⅴ(105)、第一中压线路组Ⅵ(106)分别独自对应连接在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Ⅰ(A1)、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Ⅱ(A2)、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Ⅲ(A3)、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Ⅳ(A4)、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Ⅴ(A5)、第一配电功能网格Ⅵ(A6)上;所述第二高压变电站(2)外接有两组中压线路组,该两组中压线路组分别是第二中压线路组Ⅰ(201)、第二中压线路组Ⅱ(202),所述第二中压线路组Ⅰ(201)和第二中压线路组Ⅱ(202)均采用4回线路;所述第二中压线路组Ⅰ(201)、第二中压线路组Ⅱ(202)与第二高压变电站(2)之间的线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断路器Ⅰ(203)、第二断路器Ⅱ(204);所述第二中压线路组Ⅰ(201)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Ⅰ(101)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Ⅰ(501);所述第二中压线路组Ⅱ(202)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Ⅱ(102)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Ⅱ(502);使得第二高压变电站(2)外接成六组中压线路组;使用时,所述第二中压线路组Ⅰ(201)、第二中压线路组Ⅱ(202)分别独自对应连接在第二配电功能网格Ⅰ(B1)、第二配电功能网格Ⅱ(B2)上;所述第三高压变电站(3)外接有两组中压线路组,该两组中压线路组分别是第三中压线路组Ⅰ(301)、第三中压线路组Ⅱ(302),所述第三中压线路组Ⅰ(301)和第三中压线路组Ⅱ(302)均采用4回线路;所述第三中压线路组Ⅰ(301)、第三中压线路组Ⅱ(302)与第三高压变电站(3)之间的线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断路器Ⅰ(303)、第三断路器Ⅱ(304);所述第三中压线路组Ⅰ(301)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Ⅲ(103)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Ⅲ(503)、所述第三中压线路组Ⅱ(302)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Ⅳ(104)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Ⅳ(504);使得第三高压变电站(3)外接成六组中压线路组;使用时,所述第三中压线路组Ⅰ(301)、第三中压线路组Ⅱ(302)分别独自对应连接在第三配电功能网格Ⅰ(C1)、第三配电功能网格Ⅱ(C2)上;所述第四高压变电站(4)外接有两组中压线路组,该两组中压线路组分别是第四中压线路组Ⅰ(401)、第四中压线路组Ⅱ(402),所述第四中压线路组Ⅰ(401)和第四中压线路组Ⅱ(402)均采用4回线路;所述第四中压线路组Ⅰ(401)、第四中压线路组Ⅱ(402)与第四高压变电站(4)之间的线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四断路器Ⅰ(403)、第四断路器Ⅱ(404);所述第四中压线路组Ⅰ(401)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Ⅴ(105)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Ⅴ(505)、所述第四中压线路组Ⅱ(402)与第一中压线路组Ⅵ(106)之间的线路上设置有联络开关Ⅵ(506);使得第四高压变电站(4)外接成六组中压线路组;使用时,所述第四中压线路组Ⅰ(401)、第四中压线路组Ⅱ(402)分别独自对应连接在第四配电功能网格Ⅰ(D1)、第四配电功能网格Ⅱ(D2)上;正常运行条件下,所述第一断路器Ⅰ(107)、第一断路器Ⅱ(108)、第一断路器Ⅲ(109)、第一断路器Ⅳ(110)、第一断路器Ⅴ(111)、第一断路器Ⅵ(112)、第二断路器Ⅰ(203)、第二断路器Ⅱ(204)、第三断路器Ⅰ(303)、第三断路器Ⅱ(304)、第四断路器Ⅰ(403)、第四断路器Ⅱ(404)均为闭合状态;所述联络开关Ⅰ(501)、联络开关Ⅱ(502)、联络开关Ⅲ(503)、联络开关Ⅳ(504)、联络开关Ⅴ(505)、联络开关Ⅵ(506)均为断开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0407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用户负荷聚合的需求响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