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8519.9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1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乐;陈孟旭;王官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 | 分类号: | H01L29/73;H01L23/373;H01L23/49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贺宣潮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极管,属于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三极管产生的热量较多等技术问题。本三极管包括基板和三根引脚,基板上固定有芯片,三个引脚包括直接与基板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位于第一引脚两侧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通过固定在基板上的塑封壳与基板固定,芯片的S极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二引脚连接,芯片的G极通过第二引线与第三引脚连接,第一引线具有三根,每根第一引线的一端均具有固定段一,固定段一的中部具有弯折部,固定段一的两端贴靠在芯片的S极表面,弯折部相对芯片的S极表面凸起,固定段一的两端均通过点焊固定在芯片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三极管内部产生的热量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 ||
【主权项】:
三极管,包括基板(1)和三根引脚,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具有S极(21)和G极(22)的芯片(2),三个所述引脚包括直接与基板(1)连接的第一引脚(4)以及位于第一引脚(4)两侧的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所述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通过固定在基板(1)上的塑封壳(7)与基板(1)固定,所述芯片(2)的S极(21)通过第一引线(51)与第二引脚(5)连接,所述芯片(2)的G极(22)通过第二引线(61)与第三引脚(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51)具有三根,三根所述第一引线(51)的长度相同,每根所述第一引线(51)的一端均具有固定段一(52),所述固定段一(52)呈长条形,所述固定段一(52)的中部具有弯折部(521),所述固定段一(52)的两端贴靠在芯片(2)的S极(21)表面,所述弯折部(521)相对芯片(2)的S极(21)表面凸起,所述固定段一(52)的两端均通过点焊固定在芯片(2)上,每根所述第一引线(51)的另一端均具有固定段二(53),所述固定段二(53)与第二引脚(5)通过电焊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685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