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转电极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6992.3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06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劳;李军辉;朱博;荣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旋转电极开关装置,属于开关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产生双极性脉冲波,满足成本低且工作可靠的特点,适合应用在电场灭菌设备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心轴为环氧树脂阶梯轴,固定电极支架和旋转电极支架均为铜质圆柱体;中心轴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孔内各安装有一个旋转电极支架;中心轴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电极固定板,固定电极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电极支架,旋转电极支架的两端通过电极紧固端头、电极紧固螺母以及弹簧可调整安装有电极;固定电极支架的内端面也通过电极紧固端头、电极紧固螺母以及弹簧可调整安装有电极。本实用新型产生双极性脉冲波,满足成本低且工作可靠的特点,适合应用在电场灭菌设备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转 电极 开关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旋转电极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1)、电机连接件(1)、第一轴承(2)、电极(3)、电极紧固端头(4)、电极紧固螺母(5)、固定电极支架(6)、第一固定电极固定板(7)、第二固定电极固定板(8)、金属板(9)、第二轴承(10)和旋转电极支架(12);所述中心轴(11)为环氧树脂阶梯轴,包括主体轴(11‑1);主体轴(11‑1)的左侧为第一缩径圆柱凸起(11‑2),两者间形成台肩;主体轴(11‑1)的右侧为第二缩径圆柱凸起(11‑3),两者间形成台肩;主体轴(11‑1)中部设置有立方体结构(11‑4);所述第一轴承(2)安装在第一缩径圆柱凸起(11‑2)上,并靠在台肩上;第二轴承(10)安装在第二缩径圆柱凸起(11‑3)上,并靠在台肩上;所述第一缩径圆柱凸起(11‑2)的端部加工有通孔(11‑5),电机连接件(1)通过通孔与第一缩径圆柱凸起(11‑2)连接;立方体结构(11‑4)沿中心轴(11)轴向垂直方向上开有第一安装孔(11‑6)和第二安装孔(11‑7),且第一安装孔(11‑6)和第二安装孔(11‑7)的轴线互成90度角;所述固定电极支架(6)和旋转电极支架(12)均为铜质圆柱体,铜质圆柱体上加工有外螺纹;第一安装孔(11‑6)和第二安装孔(11‑7)的孔内各安装有一个旋转电极支架(12);所述中心轴(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电极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电极固定板(8),第一固定电极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电极固定板(8)上均安装有两个固定电极支架(6),第二固定电极固定板(8)下端面上安装有金属板(9);旋转电极支架(12)的两端通过电极紧固端头(4)、电极紧固螺母(5)以及弹簧可调整安装有电极(3);固定电极支架(6)的内端面也通过电极紧固端头(4)、电极紧固螺母(5)以及弹簧可调整安装有电极(3);定义位于上方的电极(3)由左至右为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下方的电极(3)由左至右为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位于旋转电极支架(12)上端的电极(3)由左至右为第五电极、第六电极,位于旋转电极支架(12)下端的电极(3)由左至右为第七电极、第八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三电极、第五电极、第七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极、第四电极、第六电极、第八电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469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隔离开关
- 下一篇:断路器监测装置以及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