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热源的散热装置以及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8353.8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8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合;蔡宗谚;汤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508 | 分类号: | F21V29/508;F21V23/00;F21S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热源的散热装置以及背光模块;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壳体、一发热源以及一可挠性电路板。发热源配置于导热壳体内。可挠性电路板配置于导热壳体与发热源之间,且发热源电性连接可挠性电路板。可挠性电路板包括一基材、一第一线路层以及一第二线路层。第一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分别位于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上。第一线路层的表面积与第二线路层的表面积至少其中之一大于基材的表面积。第一线路层的边缘与第二线路层的边缘至少其中之一延伸至基材的边缘之外。 | ||
搜索关键词: | 热源 散热 装置 以及 背光 模块 | ||
【主权项】:
一种发热源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热壳体;一发热源,配置于该导热壳体内;以及一可挠性电路板,配置于该导热壳体与该发热源之间,且该发热源电性连接该可挠性电路板,其中该可挠性电路板包括一基材、一第一线路层以及一第二线路层,该第一线路层与该第二线路层分别位于该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上,而该第一线路层的表面积与该第二线路层的表面积至少其中之一大于该基材的表面积,且该第一线路层的边缘与该第二线路层的边缘至少其中之一延伸至该基材的边缘之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0835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丝线张力大小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包覆色纺AB合股纱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