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6060.6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娇赢;刘静宇;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8100 黑龙江省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煤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属于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缺少检测过程,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动检测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沉淀池依次对煤化工污水进行沉淀,并在沉淀过程中添加凝固剂,在沉淀之前通过搅拌池进行搅拌,并进行了充分的搅拌,且二号沉淀池和三号沉淀池内分别设有一号悬浮固体传感器和二号悬浮固体传感器;分别采集二号沉淀池和三号沉淀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信号,分别通过一号比较器和二号比较器比较后输出控制一号水泵和继电器以及二号水泵和二号继电器的开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污水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煤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号沉淀池(1)、一号凝固剂添加箱(2)、三号电磁阀(3)、搅拌池(4)、一号水泵(5)、二号沉淀池(6)、一号电磁阀(7)、二号凝固剂添加箱(8)、三号沉淀池(9)、二号水泵(10)、四号电磁阀(11)、二号电磁阀(12)、回收池(13)、一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4)、一号比较器(15)、一号继电器(16)、二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7)、二号比较器(18)和二号继电器(19);一号沉淀池(1)的左侧开有进水口,右侧开有出水口,所述一号沉淀池(1)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搅拌池(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管上方设置有一号凝固剂添加箱(2),且所述水管与一号凝固剂添加箱(2)的底端出水口连通,所述一号凝固剂添加箱(2)的出水口处设有三号电磁阀(3);搅拌池(4)的出水口与二号沉淀池(6)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通,二号沉淀池(6)的底部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处设有一号水泵(5),所述二号沉淀池(6)的回水口通过水管与一号沉淀池(1)的进水口连通,二号沉淀池(6)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位于二号沉淀池(6)的上部,二号沉淀池(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三号沉淀池(9)连通,且二号沉淀池(6)的出水口处设有一号电磁阀(7),三号沉淀池(9)的底部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通过水管与一号沉淀池(1)的进水口连通,且所述回水口处设有二号水泵(10),三号沉淀池(9)的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三号沉淀池(9)的上部,且通过水管与回收池(13)连通;三号沉淀池(9)的上方设有二号凝固剂添加箱(8),所述二号凝固剂添加箱(8)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三号沉淀池(9)连通,且所述二号凝固剂添加箱(8)的出水口处设有四号电磁阀(11);二号沉淀池(6)和三号沉淀池(9)内分别设有一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4)和二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7);一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4)用于采集二号沉淀池(6)内的悬浮固体浓度信号,一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号比较器(15)的悬浮固体浓度信号输入端,一号比较器(15)的基准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初沉淀的基准电压信号,一号比较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号继电器(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一号继电器(16)的常闭触点与一号水泵(5)的供电回路串联,一号继电器(16)的常开触点与一号电磁阀(7)的供电回路串联;二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7)用于采集三号沉淀池(9)内的悬浮固体浓度信号,二号悬浮固体传感器(1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二号比较器(18)的悬浮固体浓度信号输入端,二号比较器(18)的基准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次沉淀的基准电压信号,二号比较器(1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二号继电器(19)控制信号输入端,二号继电器(19)的常闭触点与二号水泵(10)的供电回路串联,二号继电器(19)的常开触点与二号电磁阀(12)的供电回路串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760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乙腈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活性炭罐吸负压装置及一种反渗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