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用于自动导引车的无线充电网络及配套磁引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397.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9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余维田;李鑫;汤洁;杨文婷;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G05D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可用于自动导引车的无线充电网络及配套磁引导航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自动导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自动导引车的无线充电网络及配套磁引导航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安全、工作效率高、控制方便的可用于自动导引车的无线充电网络及配套磁引导航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发射端和自动导引车,其结构要点地面发射端包括主控制系统、无线充电网络、行控制器、列控制器、高频交流母线、高频逆变器和变压整流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网络包括n行k列的线圈阵列单元组成,线圈阵列单元包括配有补偿电容的多匝励磁线圈和RFID射频识别模块;多匝励磁线圈的一端通过所在行的行控制器与高频交流母线L端相连。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导引 无线 充电 网络 配套 引导 系统 | ||
【主权项】:
可用于自动导引车的无线充电网络及配套磁引导航系统,包括地面发射端和自动导引车,其特征在于地面发射端包括主控制系统、无线充电网络、行控制器、列控制器、高频交流母线、高频逆变器和变压整流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网络包括n行k列的线圈阵列单元组成,线圈阵列单元包括配有补偿电容的多匝励磁线圈和RFID射频识别模块;多匝励磁线圈的一端通过所在行的行控制器与高频交流母线L端相连,多匝励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在列的列控制器与高频交流母线N端相连;高频交流母线与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与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电网相连;所述主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行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端口、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端口、高频逆变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所述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所在行的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所在列的列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所述自动导引车上设置有电能接收器、蓄电池、车轮控制模块和RFID标签,电能接收器包括高频整流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和接收线圈,接收线圈、高频整流电路、降压斩波电路、蓄电池依次相连;所述行控制器包括行选继电器、行单片机、行总线收发模块,行单片机分别与行选继电器、行总线收发模块相连;所述列控制器包括列选继电器、列单片机、列总线收发模块,列单片机分别与列选继电器、列总线收发模块;所述RFID射频识别模块包括RFID射频识别器和高频整流滤波稳压电路,高频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口与多匝励磁线圈两端相连,高频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口与RFID射频识别器的电源输入端口相连;所述行控制器通过行控制总线与主控制系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所述列控制器通过列控制总线与主控制系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所述的主控制系统包括开关电源模块、ARM最小系统板、总线收发模块A、总线收发模块B、四路光耦隔离模块,ARM最小系统板分别与开关电源模块、总线收发模块A、总线收发模块B、四路光耦隔离模块、上位机相连,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四路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口与高频逆变器的驱动电路控制端口相连,总线收发模块A与行控制总线相连,总线收发模块B与列控制总线相连;所述RFID标签和接收线圈设置在自动导引车的底盘处;所述车轮控制模块包括六个磁场传感器,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四路电机驱动模块,六个磁场传感器分别连接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的六个引脚;四路电机驱动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相连,输出端与四路车轮电机相连;所述六个磁场传感器分为两组,每组三个,一组设置在自动导引车前端,另一组设置在自动导引车后端,磁场传感器与地面的距离为5cm;ARM最小系统板发出四路PWM信号,经光耦隔离模块进行隔离后,传输至逆变器驱动电路,对逆变器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上位机实时对主控制系统进行任务编排,并实时查看无线充电网络及其配套磁引导航系统运行状况;通过磁场传感器检测磁场值,控制导引车的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563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油瓶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膜技术的染料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