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0796.9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宏;蔡志强;陈水程;潘锡明;钟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碧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主山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采用先旱作后水作的交替轮作植物修复的方式,通过种植陆生或水生超累积植物,旱作时同时向土壤投放培育的蚯蚓幼苗,日常施用具有活化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改善蚯蚓栖息条件的环保酵素作为液体追肥,植物生长茂盛后定期收割,蚯蚓生长肥大后定期采用电场驱赶方式捕捉,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被植物和蚯蚓吸收、转化、累积后得到去除,最终对收割的植物或捕获的蚯蚓进行焚烧后固化填埋处理。该方法具有修复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修复周期短、无二次污染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启动旱作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缮后,种植适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陆生超累积植物,同时向土壤投放培育的蚯蚓幼苗,日常施用具有活化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改善蚯蚓栖息条件的环保酵素作为液体追肥,植物生长茂盛后定期收割,蚯蚓生长肥大后定期采用电场驱赶方式捕捉,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被植物和蚯蚓吸收、转化、累积后得到去除,最终对收割的植物和捕获的蚯蚓进行焚烧后固化填埋无害化处理;启动水作植物修复,旱作植物修复完成一轮后,继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缮,种植适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水生超累积植物,日常施用上述旱作植物修复时所施用的环保酵素作为液体追肥,植物生长茂盛后定期收割,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被水生植物吸收、转化、累积后得到去除,最终对收割的植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碧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碧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107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