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两层传感器网络的隐私保护MAX/MIN查询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97488.7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戴华;叶庆群;韦天意;何瑞良;杨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12/02;H04L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桢荣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两层传感器网络的隐私保护MAX/MIN查询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协议和查询处理协议,数据收集协议过程包括:感知节点在单位时间周期内采集最大(最小)的感知数据,计算相应的随机安全比较码和密文数据,并上传至存储节点进行存储。查询处理协议过程包括:基站发出MAX/MIN查询指令,存储节点根据查询指令要求,在感知数据的非明文状态下执行查询处理过程,并将蕴含查询结果的最小候选密文数据集反馈给基站,最终由基站根据反馈的密文数据集计算查询结果。本发明协议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安全性高,能有效确保感知数据和查询结果的隐私安全性;在查询处理执行的过程中通信代价消耗低,有利于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传感器 网络 隐私 保护 max min 查询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两层传感器网络的隐私保护MAX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每一个时间周期t内,多个感知节点分别计算自身采集感知数据的最大值,并利用仅与基站共享的密钥对最大值进行加密得到最大值的密文数据,计算出最大值的密文数据所对应的随机安全比较码;感知节点将构造出的数据收集消息发送至该感知节点所在单元内的存储节点M;该数据收集消息包含该感知节点的ID信息、时间周期t和在t内采集的最大值的密文数据及其对应的随机安全比较码;步骤2、存储节点M 接收每一个感知节点上传的数据收集消息并存储;步骤3、基站发送查询指令至存储节点M,查询指令包含查询目标时间周期信息、查询感知节点集合信息以及查询目标信息;此时的查询目标为最大值;步骤4、存储节点M接收到基站发来的最大查询指令后,以自身存储的来自感知节点的随机安全比较码集合S为输入,根据MinSC算法执行以下操作:步骤4.1、初始化安全比较码集合T0= Ø,T1= Ø;其中,T0用于存放0型安全比较码,T1用于存放1型安全比较码;步骤4.2、若S = Ø,则执行4.8;若S ≠ Ø,获取当前S中的第一个安全比较码a,并从S中移除a;若T0= Ø且T1= Ø,此时,若a的编码类型为0,则将a加入到T0中,并标记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若a的编码类型为1,则将a加入到T1中,并标记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1;若T0≠ Ø或T1 ≠ Ø时,此时,若a的编码类型为0,且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则执行步骤4.3;若a的编码类型为0,而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1,则执行步骤4.4;若a的编码类型为1,且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则执行步骤4.5;若a的编码类型为1,且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1,则执行步骤4.6;步骤4.3、如果T1= Ø,则将a加入到T0中;如果T1≠Ø,则根据安全比较码的数值比较特性判断T1中所有数据是否均小于a,若是,则清空T1中所有数据并将a加入到T0中,并标记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否则,移除T1中比a小的数据;步骤4.4、如果T1中所有数据均大于a,则将a加入到T0中;否则,根据安全比较码的数值比较特性判断T1中所有数据是否均小于a,若是,则移除T1中所有数据,然后将a添加到T0并标记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否则,移除T1中比a小的数据;步骤4.5、如果T0中的所有数据均大于a,则将a添加到T1中;否则,根据安全比较码的数值比较特性判断T0中的所有数据是否均小于a,若是,则移除T1中所有数据,然后将a添加到T1中,并标记为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1;否则,移除T0中所有小于a的数据;步骤4.6、如果T0 = Ø,则将a添加到T1中;否则根据安全比较码的数值比较特性判断T0中所有数据是否均小于a,若是,则清空T0中所有数据并将a添加到T1,并标记为当前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1;否则移除T0中比a小的数据;步骤4.7、如果S = Ø则执行步骤4.8,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2‑4.6;步骤4.8、若安全比较码最大的集合为T0,则最大安全比较码集合Ψ=T0,否则Ψ=T1;步骤5、存储节点M根据Ψ中各安全比较码计算对应的最小候选密文集,并构造查询反馈信息并发送至基站;步骤6、当基站接收到存储节点M发来的查询反馈消息后,基站利用与感知节点共享的加密密钥,解密最小候选密文集中的密文数据,此时即可确定出最终查询结果,即最大值;步骤1中的随机安全比较码是对感知数据,依次进行0‑1编码、数值化和HMAC处理之后得到的编码集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74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