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408.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樊文渊;何仁;王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环形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其温差发电装置主要包括集热模块、温差发电模块、水冷冷却模块;其中,集热模块中集热翅片以环形的方式安装在集热模块外环的内表面上,用于吸收高温尾气热量;温差发电模块通过在温差发电单元的两端(尾气形成的热端,水冷冷却模块对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冷却所形成的冷端)形成温差产生电动势,并将其存储到蓄电池中去;水冷却模块通过液压泵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对冷端的降温;其各模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汽车尾气 温差 发电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环形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包括集热模块(2)、温差发电模块(3)、水冷却模块(4);其特征是:集热模块(2)包括第一集热模块(2‑1)和第二集热模块(2‑2),温差发电模块(3)包括第一温差发电模块(3‑1)和第二温差发电模块(3‑2);排气管(1)依次连接第一集热模块(2‑1)、第一温差发电模块(3‑1)、水冷却模块(4)、第二温差发电模块(3‑2)、第二集热模块(2‑2);温差发电模块(3)的热端贴合在集热模块(2)的外环表面上,温差发电模块(3)的冷端贴合在水冷却模块(4)的外环水路的表面;水冷却模块(4)的外部安装有循环冷却液水管(6),循环冷却液水管(6)上安装有液压泵(7);集热模块(2)、温差发电模块(3)和水冷却模块(4)通过螺栓装置(5)进行固定;温差发电模块(3)为环形结构,外环内安装有八组温差发电单元(10)进行串联连接,每组温差发电单元(10)由多对P型温差电偶臂和N型温差电偶臂组成,外环的内表面通过隔热材料与排气管(1)内的高温尾气隔热;P型温差电偶臂和N型温差电偶臂间隔布置,组成N‑P‑N‑P布置结构或者P‑N‑P‑N布置结构;水冷却模块(4)为环形结构,外环的内表面通过隔热材料与排气管(1)内的高温尾气隔热,外环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安装有冷却液注水口(11)和冷却液出水口(12),冷却液注水口(11)和冷却液出水口(12)通过循环冷却液水管(6)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04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