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藜芦醛精馏残液中回收藜芦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316.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兆辉;赵敏;张淑珍;陈建超;周建锋;陈扬;张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78 | 分类号: | C07C45/78;C07C45/85;C07C45/80;C07C45/81;C07C45/82;C07C45/42;C07C47/575;C07C303/32;C07C309/24;C01D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藜芦醛精馏残液中回收藜芦醛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废弃物处理危险、有用物质浪费等问题,其特征在于:以藜芦醛精馏残液为原料,采用亚硫酸氢钠做的磺化亲电试剂与藜芦醛发生磺化反应生成羟基磺酸盐,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中的羟基磺酸盐以黄色晶体的形式析出来,再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分离出羟基磺酸盐,分离得到的羟基磺酸盐体系中加入稀碱溶液把pH调至9.5~11.5,同时加入有机萃取溶剂,60~90℃保温3~5小时,45~50℃静止分相,油相进入脱溶塔回收溶剂得到目标产物藜芦醛。具有工艺先进、操作简单、醛回收率高、易于工业化处理等优点,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为醛精馏釜底液回收有用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藜芦 精馏 残液中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藜芦醛精馏残液中回收藜芦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藜芦醛精馏残液为原料,依次经过亚硫酸氢钠磺化、分离、碱性水解、溶剂萃取、脱溶精馏从藜芦醛精馏残液回收藜芦醛;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水解与醛基磺化:采用亚硫酸氢钠做羰基的磺化亲电试剂,同时把水解体系控制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60~90℃,水解磺化3~6个小时;藜芦醛精馏残液中缩醛水解转化为目标成分醛,饱和的亚硫酸氢钠作为亲电试剂与藜芦醛发生磺化反应生成羟基磺酸盐,羟基磺酸盐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以黄色晶体的形式析出来;(2)分相:水解与磺化反应完毕后,保温静止分层,上层是黑色油状物质,下层为羟基磺酸盐,分离出上层未反应的油相;(3)羟基磺酸盐转化为醛基:在分离出油相后的羟基磺酸盐体系中加入稀碱溶液,把pH调至9.5~11.5;(4)溶剂萃取:加入有机萃取溶剂,60~90℃保温3~5小时,45~50℃静止分相;(5)脱溶与精馏:油相进入脱溶塔回收溶剂得到目标产物藜芦醛,水相作为公司生产无水亚硫酸钠的原料回收里面的亚硫酸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8931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