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调压磨削式苦荞麦脱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4831.6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1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华;范维果;李泽;郭文川;何颖;赵洲;贺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调压磨削式苦荞麦脱壳机,属于谷物脱壳机械领域。该脱壳机包括机壳,机壳中间垂直固定有磨削圆筒,磨削圆筒和机壳侧壁之间安装有磨削气囊,磨削圆筒内部同心安装有磨辊;磨削圆筒的顶部安装进料斗,进料斗底部设置进料控制门;磨削圆筒的正下方是揉搓圆筒,揉搓圆筒和机壳之间安装有揉搓气囊,揉搓圆筒内同心安装有揉搓辊;揉搓圆筒的下方设有淌料槽,淌料槽斜下方是脱壳出料口和清选装置接口。在整个脱壳过程中,由于磨削气囊和揉搓气囊的缓冲作用,苦荞麦受到的工作压力很小且动态调控,有效提高了苦荞麦脱壳的整仁率。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揉搓 苦荞麦 气囊 脱壳机 同心安装 进料斗 磨削式 淌料槽 调压 脱壳 进料控制门 垂直固定 顶部安装 动态调控 缓冲作用 机壳侧壁 清选装置 脱壳过程 脱壳机械 出料口 揉搓辊 磨辊 谷物 | ||
【主权项】:
1.一种动态调压磨削式苦荞麦脱壳机,包括机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为直立的圆筒形,机壳(10)内部同心安装有磨削圆筒(7)和揉搓圆筒(12);磨削圆筒(7)在上,揉搓圆筒(12)在下;在磨削圆筒(7)的上端位置对应的机壳(10)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上环形挡圈(4),在磨削圆筒(7)的下端与揉搓圆筒(12)的上端的间隙位置通过螺栓在机壳(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中部环形挡圈(11),在揉搓圆筒(12)的下端位置的机壳(10)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下环形挡圈(55);磨削圆筒(7)与机壳(10)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磨削气囊(9),揉搓圆筒(12)与机壳(10)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揉搓气囊(14);磨削圆筒(7)和揉搓圆筒(12)的内部同心安装有磨辊(26);磨辊(26)为一个圆柱体,磨辊(26)表面结构上下两段各不相同,其上段是磨削辊(25),下段是揉搓辊(24);磨削辊(25)的高度和位置与所述的磨削圆筒(7)相对应,揉搓辊(24)的高度和位置与所述的揉搓圆筒(12)相对应;磨削辊(25)的表面结构为单旋向的螺旋槽,螺旋槽外表层是磨料层;揉搓辊(24)的表面结构为左右旋向交错的螺旋槽,螺旋槽外表层是柔性耐磨材质层;磨辊(26)中心套装有主轴(27),主轴(27)下端通过下轴承(17)安装底座箱(50)上,主轴(27)上端通过上轴承(3)安装在滑盖(28)上;滑盖(28)通过三根螺杆(59)紧固在机壳(10)上;磨削辊(25)与磨削圆筒(7)之间的间隙是磨削室(6),磨削室(6)圆周间隙尽可能一致,揉搓辊(24)与揉搓圆筒(12)之间的间隙是揉搓室(13),揉搓室(13)圆周间隙尽可能一致;磨削室(6)和揉搓室(13)上下相连通;磨削室(6)和揉搓室(13)工作间隙为苦荞麦籽粒的最大尺寸的1~5倍,且两者的工作间隙各自独立调整;磨削室(6)工作长度大于等于揉搓室(13)工作长度;机壳(10)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1),进料斗(1)底部设置进料活门(2),进料活门(2)与机壳(10)的顶盖相接;机壳(10)上端内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滑盖(28);揉搓室(13)的下方设有淌料槽(20),淌料槽(20)倾斜伸出机壳(10)外部,淌料槽(20)外端分别与出料口(30)和清选接口(31)相接;主轴(27)的下端通过主轴带轮(19)、三角带、电机带轮(52)与电机(15)动力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748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气式苦荞麦低压磨削脱壳机
- 下一篇:一种稻谷的高效清理除杂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