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轨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757.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6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侯旭涛;尹钊;田小玲;李青松;钟小荣;王海瑞;滕阳;梁晨晨;王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68 | 分类号: | B64G1/68;B64G1/56;B64G1/52 |
代理公司: | 11650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杨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超声传感器分别获取对应的目标超声信号,并进行放大增益处理得到超声监测数据;当判断任一所述超声监测数据超过预设触发阈值时,采集并存储特定超声监测数据,所述特定超声监测数据为所有超声传感器在预设触发时长内的超声监测数据;当判断所有超声监测数据均未达到预设触发阈值时,读取已存储的特定超声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特定超声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得到在轨航天器的撞击位置及撞击强度。本发明实现了通过被动超声监测形式实现空间碎片撞击结构产生的声发射监测与定位。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器 遭受 空间 碎片 撞击 监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在轨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通过多个超声传感器分别获取对应的目标超声信号,所述目标超声信号为在轨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时产生的沿所述在轨航天器结构传播的超声信号;/n对每一目标超声信号进行放大增益处理得到超声监测数据;/n当判断任一所述超声监测数据超过预设触发阈值时,采集并存储特定超声监测数据,所述特定超声监测数据为所有超声传感器在预设触发时长内的超声监测数据;/n当判断所有超声监测数据均未达到预设触发阈值时,读取已存储的特定超声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特定超声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得到在轨航天器的撞击位置及撞击强度;其中,/n所述对每一目标超声信号进行放大增益处理得到超声监测数据的步骤包括:/n对每一目标超声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进行一级放大至预设电压值,所述预设电压值为10mV~200mV;/n将一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调整至中心零位在预设零位值的模拟信号;/n对调零后的模拟信号进行初滤波;/n根据预设增益系数对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进行二级放大;/n对二次放大后模拟信号进行电压跟随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超声监测数据。/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17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指示数据是否遭受干扰
- 一种雷电冲击波危害鉴定方法
- 一种发现IoT设备遭受入侵的方法及系统
- 一种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用早期生物标记物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帮助诊断测定人受试者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方法
- 使用早期生物标记物帮助超急性诊断和确定人类受试者中的创伤性脑损伤的方法
- 用早期生物标记物帮助确定是否对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头部损伤的人受试者执行成像的方法
- 使用GFAP和UCH-L1的组合辅助诊断和评价人类受试者中创伤性脑损伤的方法
- 使用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或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帮助诊断和评价已遭受骨科损伤并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头部损伤诸如轻度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患者的方法
- 发现多个向量攻击的相似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