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964.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6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杰;崔东胜;刘立强;张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永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0 | 代理人: | 张庆敏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浓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预处理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等物质;预处理后的料液使用对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镁截留率高而对氯化钙截留率低的低截留纳滤过程处理,分别得到富含SO42‑、Mg2+的纳滤浓水和含有Na+、Cl‑、NO3‑、K+、Ca2+的纳滤渗透液;所述纳滤渗透液可通过中压反渗透、多效蒸发、多效膜蒸馏等工艺将渗透液中的多种无机盐浓缩至近饱和状态并回收淡水资源;所述纳滤浓水浓缩至CaSO4近饱和后与纳滤渗透液浓缩所得近饱和溶液混合即可沉淀除去70~90%的CaSO4,然后使用浓缩‑CaSO4在线结晶技术除去剩余的Ca2+并将料液浓缩至其它无机盐浓度至近饱和,再通过结晶工艺分别制得氯化钠、硫酸钠、镁盐等固体盐和淡水。该处理方法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彻底消除了反渗透浓水的污染性,回收的淡水和固体盐还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排放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反渗透浓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先将反渗透浓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杂质,降低反渗透浓水中CaSO4的饱和度,得预处理后的料液;2)低截留纳滤膜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料液使用对硫酸镁、硫酸钠和氯化镁截留率高而对氯化钙截留率低的低截留纳滤膜装置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富含SO42‑、Mg2+的纳滤浓水和富含Na+、Cl‑、K+、NO3‑和Ca2+的纳滤渗透液;3)纳滤渗透液的处理:所述纳滤渗透液采用浓缩器浓缩得到近饱和的盐溶液;4)纳滤浓水的处理:所述纳滤浓水先采用浓缩器浓缩至CaSO4近饱和,然后与步骤3)中的近饱和盐溶液混合,然后进行沉降处理即可除去溶液中70~90%的CaSO4;沉降后的清液使用浓缩‑CaSO4在线结晶工艺除去剩余的Ca2+并浓缩至其他无机盐浓度近饱和状态,得近饱和的盐溶液;最后所述近饱和的盐溶液采用结晶工艺处理分别获得无水硫酸钠、氯化钠、二水硫酸镁、二水氯化镁、硝酸钠固体盐,而最后剩余的结晶母液并入步骤1)中再次进行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19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