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砌体房屋钢管混凝土柱支座隔震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8729.X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6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光文;邓竹林;刘荣;王德斌;王淮;杨正贵;陈实;刘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31/08;E02D27/4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房屋钢管混凝土柱支座隔震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房屋周边外墙隔震基础及房屋内墙隔震基础,房屋周边外墙隔震基础由下部结构及位于下部结构上方的周边上托梁和上部结构组成,房屋内墙隔震基础由下部结构及位于下部结构上方的中间上托梁和上部结构组成,周边上托梁与下部结构之间及中间上托梁与下部结构之间均设置有隔震装置;所述方法步骤包括:布置隔震装置;布置上托梁;预制隔震装置构件;土石方开挖;检测下部结构;隔震装置定位放线;安装隔震装置;隔震装置加固作业;上托梁施工;填塞密封材料;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挡土墙及散水混凝土施工。本发明施工成本低,减少室内基础回填工程量,同时确保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下部结构 隔震装置 隔震 上托 钢管混凝土柱 房屋内墙 房屋周边 基础结构 砌体房屋 上部结构 施工 外墙 挡土墙 混凝土叠合板 混凝土施工 施工成本低 土石方开挖 定位放线 基础回填 密封材料 使用寿命 工程量 散水 填塞 预制 室内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砌体房屋钢管混凝土柱支座隔震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房屋钢管混凝土柱支座隔震基础结构包括房屋周边外墙隔震基础(25)及房屋内墙隔震基础(26),所述房屋周边外墙隔震基础(25)由下部结构(14)及位于下部结构(14)上方的周边上托梁(7)和上部结构(15)组成,所述房屋内墙隔震基础(26)由下部结构(14)及位于下部结构(14)上方的中间上托梁(8)和上部结构(15)组成,所述周边上托梁(7)与下部结构(14)之间及中间上托梁(8)与下部结构(14)之间均设置有隔震装置,且隔震装置设置于架空层(20)内,所述上部结构(15)下端设置有混凝土叠合板(9)分别与周边上托梁(7)和中间上托梁(8)相连,所述下部结构(14)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室内回填土(19)和室外回填土(18),所述室外回填土(18)上方还设置有室外排水沟(17);其具体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布置隔震装置;(2)布置上托梁:在隔震装置顶部设置纵、横上托梁,上托梁与隔震装置的上盖固定在一起,其中,上托梁包括周边上托梁(7)和中间上托梁(8),均采取预制装配式构造;(3)预制隔震装置构件:采用工厂集中批量预制现场装配上盖(5)、底座(1)、限位板(2)、钢管混凝土柱(3)、周边上托梁(7)、中间上托梁(8)、散水混凝土盖板(11)和混凝土叠合板(9);(4)土石方开挖:在首层室内地面与下部结构之间形成架空层,在基坑土石方开挖时,先在基坑挡土墙的开挖线范围内,开挖至下部结构顶面,然后再开挖下部结构基础;(5)检测下部结构;(6)隔震装置定位放线:将隔震装置的定位线及底座外边线测设到下部结构上,并做好标识,以便在吊装时易于校对、复核;(7)安装隔震装置:按照安装顺序对隔震装置进行安装,首先,按照设计施工图的布置要求,在下部结构(14)顶面测设出钢管混凝土柱中心线(22)和结构中心线(13);在下部结构(14)上安装底座(1);并将限位板(2)安装在底座(1)上;先将钢制柱帽(4)安装在钢管混凝土柱(3)上,然后将钢管混凝土柱(3)及钢制柱帽(4)安装到底座(1)上的预埋件(6)位置处,并做初步校正;随后在钢制柱帽(4)上安装上盖(5),且上盖(5)上设置的预埋件(6)与钢管混凝土柱(3)和钢制柱帽(4)相对应;(8)隔震装置加固作业:采用脚手架钢管(23)和对拉螺杆(24)对安装好的隔震装置进行加固;(9)上托梁施工:所有隔震装置安装并加固完毕后即可进行上托梁施工,上托梁具体施工方法如下:A、在上托梁与上部结构混凝土柱及上托梁间连接节点以外的上托梁与上盖间铺筑粘结砂浆,砂浆为预拌砂浆,强度不低于M30,厚度约20mm;B、在上托梁与上部结构混凝土柱及上托梁之间连接节点处,首先在上盖植筋,钢筋数量和直径与上部结构混凝土柱相同;在没有上部结构混凝土柱的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钢筋直径不小于14mm;(10)填塞密封材料:上托梁施工完毕并拆除隔震装置加固杆件后,在上盖与底座的间隙间填塞耐候密封材料,填塞宽度不小于30mm;(11)混凝土叠合板施工:首层地面混凝土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首先将事先预制的混凝土板吊装就位,然后在预制板上浇筑叠合层混凝土;(12)基坑挡土墙施工:以上工作结束后,在挡土墙的顶部与周边上托梁之间的缝隙应盖预制散水混凝土盖板,散水混凝土盖板与周边上托梁间应留有60mm缝隙,缝隙按建筑水平变形缝进行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开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872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