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电磁耦合场作用下制备硅纳米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6617.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巣炎;刘先欢;姚安琦;王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硅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表面纳米结构的可控性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硅片进行贵金属涂;步骤二,制备硅纳米结构:一反应釜中盛入蚀刻溶液,反应釜设置电场发生装置以及磁场发生装置;步骤一的硅片置入反应釜且浸入所述的蚀刻溶液,先启动电场发生装置,后启动磁场发生装置,反应设定时间后,制得硅纳米结构。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克服晶向力、溶液黏性阻力控制腐蚀方向,可重复性高,制备硅纳米结构效率高,便于大规模使用生产。本发明制备的硅纳米结构在微电子、光电子、太阳能电池以及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硅纳米结构 制备 反应釜 磁场发生装置 电场发生装置 蚀刻溶液 硅片 硅表面加工 太阳能电池 贵金属 浸入 电磁耦合 腐蚀方向 可重复性 纳米结构 黏性阻力 硅表面 可控性 传感器 光电子 晶向 置入 微电子 加工 应用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在电磁耦合场作用下制备硅纳米结构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硅片进行贵金属涂层;步骤二,制备硅纳米结构:一反应釜中盛入蚀刻溶液,反应釜设置电场发生装置以及磁场发生装置;步骤一的硅片置入反应釜且浸入所述的蚀刻溶液,先启动电场发生装置,后启动磁场发生装置,反应设定时间后,制得硅纳米结构;所述的反应釜包括筒状铁芯,铁芯具有内部容纳区,铁芯的外壁缠绕有漆包线圈,形成所述的磁场发生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4661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液体加注系统
- 下一篇:硼氢化钠醇解制氢多床层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