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隆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2493.4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高培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抗隆支护结构,不同于现有抗力支护结构机理。抗隆支护结构有线型、圆形抗隆支护结构两种,隆起荷载由倒悬臂抗隆结构,抗隆隔离墙和抗隆配重结构承担。配重抗隆结构形式有三:一是混凝土抗隆配重结构;二是土体抗隆支护结构;三是冻土抗隆配重结构。抗隆支护结构与抗力支护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结构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并对工程实现动态监测,结束人类社会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全凭地质特性左右,工程不安全,恶性事故频发的历史。可以肯定,随着汽车换代,本世纪为汽车地下化世纪、地下空间开发世纪,抗隆支护结构是保障地下空间开发行之有效的“最佳工法”,名至实归。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结构 配重结构 地下空间开发 抗力 地下空间资源 地质特性 动态监测 恶性事故 工程安全 工程实现 结构措施 人类社会 施工过程 荷载 不安全 隔离墙 工法 隆起 配重 土体 悬臂 冻土 混凝土 汽车 地下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抗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建立在梁板结构基础上,受力模型为水平荷载(18)—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顶撑结构(71),其结构有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沉梁纵梁(59)、顶撑结构(71)、抗隆结构(72)、以及多孔护壁沉箱(14);所述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由多个多孔护壁(20)组成,多孔护壁(20)由纵向护壁(48)和横向护壁(49)组成;所述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的多孔护壁(20)有多孔预制护壁(16)和多孔逆作护壁(85)两种;所述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按其结构,由多孔护壁(20)、竖向墙板(86)和纵梁(97)组成;所述多孔护壁(20)的多孔有安全孔(92)和出土孔(93)两种;所述多孔护壁(20)的多孔数量根据地质特性和支护深度确定;所述竖向墙板(86)孔的大小取决于支护结构(1)设计和施工操作;所述沉梁纵梁(59)由多个双井筒沉梁(56)组成,双井筒沉梁(56) 由双井筒沉梁底座(58)和工具井筒(65)组成,沉梁纵梁(59)为实心结构;所述沉梁纵梁(59)通过连续墙顶撑(45)顶撑连续墙(43),使其连续墙(43)变为可任意顶撑的连续墙(43);所述可任意顶撑连续墙(43)应设计纵梁(97);所述可任意顶撑连续墙(43),其连续墙顶撑(45)应设置于连续墙(43)接头处;所述顶撑结构(71)为沉梁顶撑(64);沉梁顶撑(64)由双井筒沉梁底座(58)和工具井筒(65)组成,沉梁顶撑(64)为实心结构;所述沉梁顶撑(64)两端与支承柱(24)或支护结构(1)连接,构成底板结构(22)下面的纵横顶撑结构(71);所述抗隆结构(72)有二:一、单一抗隆结构(2);二、组合抗隆结构(3);所述单一抗隆结构(72)由倒悬臂支护结构(23)和抗隆隔离墙(6)组成;所述倒悬臂支护结构(23)设置于沉梁顶撑(64)下面;所述抗隆隔离墙(6)位于倒悬臂支护结构(23)下面,两者为绞接(54);所述组合抗隆结构(3由单一抗隆结构(2)和配重结构(73)组成;所述配重结构(73)有三:一、混凝土配重结构(9);二、冻土配重结构(10);三、土体配重结构(11);所述混凝土配重结构(9)由旋喷桩(31)和填充桩(32)组成;所述冻土配重结构(10)由冻结土层(34)组成;所述土体配重结构(11)由加压T形沉井(36)、加压T形沉井(36)内和上面填土,以及加压T形沉井(36)的注浆孔(37)向外注浆构成的注浆结石(33)组成;所述多孔护壁沉箱(14) 的安全孔(92)和出土孔(93)设计根据顶撑多孔护壁竖向墙板支护结构(87)设计,其沉箱模型有二:一、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二、复合多孔沉箱(35);所述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由多孔预制护壁(16)和沉箱底座(50)组成,多孔预制护壁(16)为预制结构,通过多孔预制护壁竖向结构(13)将多个多孔预制护壁(16)连成整体,然后将多孔预制护壁(16)与沉箱底座 (50)的多孔预制护壁加固段(12)加固连接,构成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所述复合多孔沉箱(35)由沉箱底座(50)和沉箱滑动模板(51)组成,其模型有二:一、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二、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由多孔预制护壁(16)沉箱底座(50)组成,沉箱滑动模板不滑动,多孔预制护壁(16)直接加压于沉箱底座(50)上,所以,沉箱称其为多孔预制加压沉箱(15),用于上部;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由多孔逆作护壁(85)与沉箱底座(50)构成,多孔逆作护壁(85)依靠沉箱滑动模板(51)成型,多孔逆作护壁(85)加压于沉箱底座(50)上,所以,沉箱称其为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 用于下部,多孔预制护壁(16)与多孔逆作护壁(85)两者敷设长度随工程而异;所述复合多孔沉箱(35)的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按功能,由沉箱底座(50)和沉箱滑动模板(51)组成,按纵向,有下沉滑动段(76)、护壁浇灌段(77)和沉箱底座段(78)三种;所述复合多孔沉箱(35)的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其多孔逆作护壁(85)模型有二:一、顶撑多孔逆作护壁(40);二、无撑多孔逆作护壁(41);所述护壁浇灌段 (77)模型有二:一、顶撑浇灌段(46);二、无撑浇灌段(47),顶撑浇灌段(46)采用I型顶撑(80);无撑浇灌段(47)不设顶撑,其水平荷载(18)由沉箱滑动模板(51)承担;所述下沉滑动段(76)和护壁浇灌段(77)由沉箱滑动模板(51)敷设,随其多孔逆作加压沉箱(75)下滑成型,沉箱底座段(78)即沉箱底座(50),为机械挖掘工作室(1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高培,未经彭高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224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路面平整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浮动壁瓦片的异形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