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微滴颗粒芯片制作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5870.3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阎忠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微滴颗粒芯片制作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器、第一微流恒流恒压泵,第二微流恒流恒压泵,第一透明容器,第二透明容器和集液容器;第一透明容器内盛有基因水相溶液试剂,第一透明容器的口部设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微流恒流恒压泵与第一压力管一端连接,第一压力管另一端穿过第一密封塞进入基因水相溶液试剂上方,第一透明容器上还设有第一容器盖。本发明具有便于加工,易于组装,成本低,可制成任意体积的微滴颗粒,为微生物研究领域和医学分子诊断领域实现数字数据化分析判断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容器 恒流恒压 微滴 基因 溶液试剂 芯片制作 密封塞 压力管 微生物研究 第一容器 分析判断 分子诊断 集液容器 坚实基础 一端连接 控制器 口部 组装 穿过 医学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基因微滴颗粒芯片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器、第一微流恒流恒压泵(1),第二微流恒流恒压泵(2),第一透明容器(3),第二透明容器(4)和集液容器(5);第一透明容器内盛有基因水相溶液试剂(31),第一透明容器的口部设有第一密封塞(32),第一微流恒流恒压泵与第一压力管(6)一端连接,第一压力管另一端穿过第一密封塞进入基因水相溶液试剂上方,第一透明容器上还设有第一容器盖(33);第二透明容器内盛有油相溶液(41),第二透明容器上设有第二容器盖(42),第一密封塞上还设有毛细软管(321),毛细软管一端穿过第一密封塞并伸入第一透明容器底部,毛细软管另一端设有摆动器(7),与摆动器连接的毛细钢管(8)穿过设于第二容器盖上的第二密封塞(43)并伸入油相溶液上部;第二容器盖上还设有第二气压管(421)和透明软管(422),集液容器上设有颗粒托架(51),第二气压管一端与第二微流恒流恒压泵连接,第二气压管另一端穿过第二容器盖并伸入油相溶液上方,透明软管一端穿过第二容器盖并伸入油相溶液上部,透明软管另一端位于颗粒托架上,颗粒托架上设有若干个排列的槽穴(511),每个槽穴底部均设有漏液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微流恒流恒压泵、第二微流恒流恒压泵和摆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气压管和透明软管均通过硅胶密封塞(423)与第二容器盖连接;第一压力管和毛细软管均通过压力硅胶密封圈(322)与第一密封塞连接;所述摆动器固定在第二容器盖上,摆动器的传动轴与毛细钢管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0587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