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老卤中镁锂比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96744.2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7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时历杰;赵有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D15/00 | 分类号: | C01D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老卤中镁锂比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其对应的方法通过设置连续的“分段式”纳滤膜系统、同时严格合理控制每段的节点,有效地将超高镁锂比老卤的镁锂比降至20:1以下,达到了镁锂分离、锂离子富集的目的,从而可使最终获得的低镁锂比的产水直接进入锂产品加工车间,直接用作碳酸锂等锂产品的加工原料。本发明的装置易于配置、清洗、安装及转移,极易推广应用,进行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生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根据初始老卤的镁锂比的不同,直接选择进入合适段的纳滤膜系统,工艺简单,相比现有工艺中的采用蒸发析镁盐法降低卤水镁锂比的方案,避免了成卤率低和固相夹带损失量大等缺陷。 | ||
| 搜索关键词: | 镁锂比 老卤 纳滤膜系统 规模化生产 产品加工 直接选择 卤水 产业化 分段式 损失量 碳酸锂 有效地 锂离子 产水 低镁 富集 夹带 镁盐 镁锂 清洗 蒸发 车间 配置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降低老卤中镁锂比的装置,所述老卤的镁锂比不低于2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纳滤膜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混合池(11)、第一纳滤膜组件(12),以及与所述第一纳滤膜组件(13)相连的第一产水箱(13)和第一浓水箱(14);所述第一混合池(11)用于稀释镁锂比为250:1~400:1的第一老卤并获得第一稀释卤水,若所述第一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为250:1~400:1,所述第一纳滤膜组件(12)用于对所述镁锂比为250:1~400:1的第一稀释卤水进行镁锂分离,并获得第一浓水和第一产水,所述第一浓水存储在所述第一浓水箱(14)中,所述第一产水存储在所述第一产水箱(13)中;第二纳滤膜系统(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混合池(21)、第二纳滤膜组件(22),以及与所述第二纳滤膜组件(22)相连的第二产水箱(23)和第二浓水箱(24);所述第二混合池(21)用于稀释镁锂比为100:1~250:1的第二老卤并获得第二稀释卤水,若所述第二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为100:1~250:1,所述第二纳滤膜组件(22)用于对所述镁锂比为100:1~250:1的第二稀释卤水进行镁锂分离,并获得第二浓水和第二产水,所述第二浓水存储在所述第二浓水箱(24)中,所述第二产水存储在所述第二产水箱(23)中;第三纳滤膜系统(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混合池(31)、第三纳滤膜组件(32),以及与所述第三纳滤膜组件(32)相连的第三产水箱(33)和第三浓水箱(34);所述第三混合池(31)用于稀释镁锂比为20:1~100:1的第三老卤并获得第三稀释卤水,所述第三纳滤膜组件(32)用于对所述第三稀释卤水进行镁锂分离,分别获得第三浓水和第三产水,所述第三产水的镁锂比低于20:1,所述第三浓水存储在所述第三浓水箱(34)中,所述第三产水存储在所述第三产水箱(33)中;所述第一纳滤膜组件(12)、第二纳滤膜组件(22)、第三纳滤膜组件(32)均由若干纳滤膜拼装形成;其中,若所述第一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为100:1~250:1,则所述第一稀释卤水流入所述第二混合池(21)中;若所述第一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为20:1~100:1,则所述第一稀释卤水流入所述第三混合池(31)中;若所述第一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低于20:1,则所述第一稀释卤水流入所述第三产水箱(33)中;若所述第二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为20:1~100:1,则所述第二稀释卤水流入所述第三混合池(31)中;若所述第二稀释卤水的镁锂比低于20:1,则所述第二稀释卤水流入所述第三产水箱(33)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9674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