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检测器及该电容检测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91335.3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2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军;孙民贵;贾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匹兹堡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G3/12 | 分类号: | G01G3/1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诗非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电容检测器及该电容检测器的制备方法,涉及用于药片称重装置中的电容检测器,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称重装置精度差、体积大和价格贵的问题。电容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金属极板,位于中间的极板尺寸最小,向两侧逐渐增大;编号为奇数的极板用导线连接,作为一个输出端;编号为偶数的极板用导线连接,作为另一个输出端;相邻两极板之间设有一组硅胶柱,相邻两组硅胶柱倾斜方向相反。上述电容检测器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硬化剂混合,作为原材料;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均匀钻孔,作为模板,使用该模板制作硅胶柱,然后使硅胶柱与极板结合。该电容检测器精度高、体积小,制作方法简单、快速且成本低,适用于药片称重装置。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检测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电容检测器是一个多极板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圆形金属极板(1),所有极板(1)依次沿竖直方向等间距同轴设置,且编号依次为一至n且n大于等于3;一号极板(1)与n号极板(1)尺寸相同,二号极板(1)与n‑1号极板(1)尺寸相同,三号极板(1)与n‑2号极板(1)的尺寸相同,以此类推;位于中间的极板(1)尺寸最小,从中间向两侧极板(1)尺寸逐渐增大;所有编号为奇数的极板(1)采用导线相连接,并作为所述电容检测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所有编号为偶数的极板(1)采用导线相连接,并作为所述电容检测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每相邻的两个极板(1)之间设置有一组硅胶柱(2),且每组硅胶柱(2)中的个体均倾斜且等间距平行设置,同一组硅胶柱(2)的个体倾斜方向相同,相邻两组硅胶柱(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多极板电容传感器用于根据药片施加在极板(1)上力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电容信号;电容检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多个圆形的金属极板(1);步骤二、配制混合液: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硬化剂按10:1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步骤三、制作模板:在一块聚四氟乙烯板上均匀钻孔,作为模板待用,孔的轴线与聚四氟乙烯板板面的夹角为45度;步骤四、制作硅胶柱(2):将模板放入培养皿中,同时在模板表面涂抹脱模剂,将混合液倒入培养皿中的模板上,使混合液均匀流入孔内,且混合液要覆盖模板表面,将培养皿放入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取出后水平放置在加热台上加热一小时后脱模,得到一组硅胶柱(2),重复该过程n‑1次得到n‑1组硅胶柱(2);步骤五、极板(1)与硅胶柱(2)结合:将n‑1组硅胶柱(2)与步骤一中的n‑1个极板(1)表面同时处理干净,并一同放入等离子设备中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每组硅胶柱(2)与一个极板(1)表面紧密结合,形成n‑1个极板(1)与硅胶柱(2)的结合体;步骤六、两个极板(1)的叠加:将一个极板(1)放入培养皿中,在该极板(1)没有硅胶柱(2)的表面均匀滴上混合液,取出一个极板(1)与硅胶柱(2)的结合体,将该结合体中的硅胶柱(2)放置在滴有混合液的极板(1)表面,将该培养皿置于加热台上加热,完成两个极板(1)的叠加,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n个极板(1)的叠加,得到所述电容检测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匹兹堡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匹兹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913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压综合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