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宇宙周期生物量测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6602.1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1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宇宙周期生物量测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方法,基于种群水平上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利用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构建微宇宙模型,将若干种群水平上的反应终点与群落水平上的反应终点关联起来,由种群水平上的污染物浓度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构造出群落水平上的污染物浓度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一定污染物浓度下微宇宙群落周期生物量是否偏离对照微宇宙群落周期生物量作为阈值浓度的判据,计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本发明有助于完善污染物水质基准的推导方法,有助于夯实水质标准制定的科学基础,避免水质标准制定导致的环境“欠保护”或“过保护”,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宇宙 周期 生物量 测算 污染物 生态 毒性 效应 阈值 浓度 方法 | ||
【主权项】:
1.微宇宙周期生物量测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种群水平上的毒性效应的实验测定;2)然后对种群水平上的毒性效应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利用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构建微宇宙模型;4)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的测算,即将若干种群水平上的反应终点与群落水平上的反应终点关联起来,由种群水平上的污染物浓度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构造出群落水平上的污染物浓度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一定污染物浓度下微宇宙群落周期生物量是否偏离对照微宇宙群落周期生物量作为阈值浓度的判据,测算污染物生态毒性效应阈值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660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