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对道岔性能改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2390.X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亮;王树国;肖俊恒;周正;徐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7/08 | 分类号: | B22F7/08;B22F3/105;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对道岔性能改善的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其特点是将受力集中、易损坏的道岔轨件(尖轨、翼轨等)上表面切削一定厚度,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上高强韧性、高耐磨性的合金材料,达到道岔性能改善、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道岔轨件切削,道岔轨件清理,打印设备就绪,道岔轨件信息采集,打印轮廓获取,打印路径规划,激光熔融,热处理,表面打磨抛光。该方法材料用量少,经济效益高,经改善后的轨件使用寿命增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打印 技术 道岔 性能 改善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对道岔性能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道岔轨件,对其上表面进行切削;步骤二、切削后对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渣滓和污垢,清理不干净影响新长出部分与基体的结合能力;步骤三、打印设备就绪;步骤四、将轨件放置在实验台上,用三维扫描仪进行信息采集,获取轨件切削后的三维轮廓数据;步骤五、采集的轮廓与完整的轨件轮廓进行比对,通过布尔运算获得3D打印部分的轮廓;步骤六、3D打印部分的轮廓经打印软件分析、计算、路径规划后得到3D打印机械手的运动轨迹;步骤七、3D打印激光熔融,3D打印时用惰性气体进行局部保护,防止合金材料被空气氧化;步骤八、热处理,轨件整体正火,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步骤九、表面打磨,去除毛刺提高光洁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239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