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柔性管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5250.X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1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成;杨威;左雷彬;李国辉;黄丽;杨春玲;刘艳东;刘思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柔性管片,属于盾构隧道抗震技术领域。一种盾构隧道柔性管片,包括:柔性管片主体A和柔性管片主体B,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和柔性管片主体B之间通过传力棒连接和传力,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和柔性管片主体B之间还设有密封止水结构。当地震发生时,盾构隧道管片发生设计限值内的轴向变形时,本发明所述柔性管片主体结构能保证盾构隧道管片的稳定性,密封止水结构能保证变形时的密封性,传力棒能将地震力传到相邻管片,保证盾构隧道整体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在工厂加工,现场组装,便于现场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柔性 管片 | ||
【主权项】:
1.一种盾构隧道柔性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之间通过传力棒连接和传力,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之间还设有密封止水结构;所述传力棒由两个承压螺栓(10)、缓冲橡胶(8)和钢套筒(9)组成,其中,两个承压螺栓(10)的头部分别固定在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上,两个承压螺栓(10)的尾部之间通过缓冲橡胶(8)连接,所述两个承压螺栓(10)和缓冲橡胶(8)外套有一钢套筒(9);所述密封止水结构包括两道M形止水带(11)和膨胀橡胶(16),所述膨胀橡胶(16)设置于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的缝隙外侧,所述两道M形止水带(11)分别布置在所述传力棒的两侧,且所述两道M形止水带(11)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上;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是外部由钢板焊接成的钢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构成;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20)的钢框架是由外肋板A(3)、内肋板A(13)、外肋板B(4)、内肋板A(13)、外肋板A(3)、外肋板B(4)焊接连接为柔性管片主体A(20)的四周,外壁板(1)和内壁板分别作为柔性管片主体A(20)的外壁和内壁;外肋板B(4)垂直于外肋板A(3)和内肋板A(13),且其中一块外肋板B4设置于所述外肋板A(3)和内肋板A(13)之间;所述柔性管片主体B(21)的钢框架是由肋板F(19)、肋板E(18)、外肋板B(4)、肋板E(18)、肋板F(19)、外肋板C(6)焊接连接为柔性管片主体B(21)的四周,外壁板B(2)和内壁板分别作为柔性管片主体B(21)的外壁和内壁;所述柔性管片主体B(21)的钢框架内部沿着平行于外肋板B(4)的方向还分别设有内肋板B(5),所述内肋板B(5)垂直于肋板E(18)和肋板F(19),且内肋板B(5)设置于肋板E(18)和肋板F(19)连接处;外肋板A(3)、内肋板A(13)、肋板E(18)和肋板F(19)均沿盾构隧道的纵向布置;外壁板A(1)和外壁板B(2)均沿盾构隧道的外周环向布置;外肋板B(4)、内肋板B(5)和外肋板C(6)均沿盾构隧道的环向竖直布置;肋板D(17)连接内肋板B(5)和外肋板C(6),且肋板D(17)布置在所述柔性管片主体A(20)和柔性管片主体B(21)的缝隙外侧,且位于所述内肋板A(13)的内侧;所述两道M形止水带(11)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柔性管片主体A(20)的外肋板B(4)和柔性管片主体B(21)的外肋板C(6)上;所述膨胀橡胶(16)内侧两端共设有三块支撑板(14),其中一块支撑板(14)固定内肋板B(5)上,另外两块支撑板通过支撑垫板(15)固定在所述肋板D(17)上;所述两道M形止水带(11)的两端与固定螺栓(7)的连接处设有角钢(12),且所述角钢(12)外包有橡胶保护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52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